中国致密油特征与开发思路探索

被引:5
作者
于馥玮
苏航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关键词
致密油; 基质; 孔喉; 渗吸;
D O I
10.13840/j.cnki.cn21-1457/tq.2015.07.030
中图分类号
TE34 [油田开发(油藏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开发与探索,我国目前对致密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致密油的定义、基本特征及参数标准已经有了初步的共识。通过对致密油的认识现状、开发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现阶段致密油开发过程中,基质孔隙中原油动用程度极低。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通过渗吸进行致密油开发的思路,并对渗吸开发致密油的可行性和促进致密岩心渗吸的表面活性剂优选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表面活性剂提高渗吸采出程度的主要机制是提高驱油动力和改善油滴在喉道处的运移,因此具有润湿性能和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可能成为致密油渗吸开发过程中的首选。
引用
收藏
页码:1550 / 155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致密油储层特征 [J].
刘英辉 ;
朱筱敏 ;
朱茂 ;
廖宗宝 ;
王小军 ;
王俊怀 .
岩性油气藏, 2014, 26 (04) :66-72
[2]   陇东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J].
陈转转 ;
高永利 ;
高辉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29 (02) :29-33+5
[3]   致密油藏特征及一种新型开发技术 [J].
方文超 ;
姜汉桥 ;
孙彬峰 ;
顾浩 ;
刘洪霞 .
科技导报, 2014, 32 (07) :71-76
[4]   中国致密油勘探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J].
杜金虎 ;
何海清 ;
杨涛 ;
李建忠 ;
黄福喜 ;
郭彬程 ;
闫伟鹏 .
中国石油勘探, 2014, 19 (01) :1-9
[5]   应用恒速压汞技术研究致密油储层微观孔喉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例 [J].
李卫成 ;
张艳梅 ;
王芳 ;
朱静 ;
叶博 .
岩性油气藏, 2012, 24 (06) :60-65
[6]   中国致密油评价标准、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及资源前景 [J].
贾承造 ;
邹才能 ;
李建忠 ;
李登华 ;
郑民 .
石油学报, 2012, 33 (03) :343-350
[7]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特征、机理及展望——以中国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 [J].
邹才能 ;
朱如凯 ;
吴松涛 ;
杨智 ;
陶士振 ;
袁选俊 ;
侯连华 ;
杨华 ;
徐春春 ;
李登华 ;
白斌 ;
王岚 .
石油学报, 2012, 33 (02) :173-187
[8]  
Effect of charged colloidal particles on adsorption of surfactants at oil–water interface.[J].Weixing Wang;Zhiang Zhou;K. Nandakumar;Zhenghe Xu;Jacob H. Masliyah.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4, 2
[9]  
Adsorption/aggregation of surfactants and their mixtures at solid–liquid interfaces.[J].P. Somasundaran;L. Huang.Advances in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0, 1
[10]  
低渗透砂岩油藏渗吸规律研究.[M].张星; 编著.中国石化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