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演化及其对盖层控制作用

被引:67
作者
邓军
王庆飞
黄定华
高帮飞
杨立强
徐浩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湖北武汉,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构造演化; 基底; 古地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基底演化过程与其上覆沉积盖层的发展密切相关,因而可以通过盖层与基底的构造格局对比分析来推断基底演化的主要阶段,并进一步讨论盆地基底演化与盖层变形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演化与自身结构和受力方式均有密切关系,同时对盖层变形有重要控制作用。早古生代在南北向洋-陆碰撞背景下,基底受自身组成结构制约在盆地内部发育了北东向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晚古生代受南北向陆-陆碰撞的影响而在早期北东向展布的隆坳构造基础上叠加了南北向的中央古隆起,由于此时厚度较小,盖层的整体格局与局部形态都受控于基底的构造格局。至中生代燕山期,盆地受到了东西向挤压作用,基底内部形态基本保持不变,盆地基底边缘有明显的垂向活动,具体表现为东升西降;此时盖层发育已较为完整,因此更多地体现了相对孤立演化的特征,但其“跷跷板”式的运动总体上仍受到基底边缘升降活动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杨俊杰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2]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张国伟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3]   新近纪以来中国构造演化特征与天然气田的分布格局 [J].
王庭斌 .
地学前缘, 2004, (04) :403-416
[4]   成矿流体输运物理机制研究的关键难题与方法体系 [J].
邓军 ;
王庆飞 ;
黄定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3) :393-398
[5]   铜陵矿集区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演化格架 [J].
邓军 ;
王庆飞 ;
黄定华 ;
孙忠实 ;
张大权 .
地学前缘, 2004, (01) :121-129
[6]   内蒙古中西部多岛海构造演化 [J].
高计元 ;
王一先 ;
裘愉卓 ;
张乾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1, (04) :397-404
[7]   中国中西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与挤压造山带耦合分析 [J].
刘和甫 ;
汪泽成 ;
熊保贤 ;
李永林 ;
刘立群 ;
张建珍 .
地学前缘, 2000, (03) :55-72
[8]   鄂尔多斯侏罗纪盆地形成演化和聚煤规律 [J].
王双明 ;
张玉平 .
地学前缘, 1999, (S1) :147-155
[9]   中国新元古代大陆拼合与Rodinia超大陆 [J].
郭进京 ;
张国伟 ;
陆松年 ;
赵风清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2) :29-37
[10]   兴蒙造山带及邻区的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 [J].
李双林 ;
欧阳自远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8, (03) :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