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8.0级地震震源过程

被引:405
作者
王卫民 [1 ]
赵连锋 [2 ]
李娟 [2 ]
姚振兴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震源过程; 有限断层模型; 同震位移; 波形反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2008年5月12日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的龙门山山脉发生了Ms8.0级强烈地震,引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利用远场体波波形记录结合近场同震位移数据,根据地质资料和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轨迹,构造了一个双"铲状"有限地震断层模型,利用反演技术重建地震的破裂过程.结果显示汶川大地震主要是沿龙门山构造带的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发生的逆冲兼右旋走滑破裂事件.断层面上的滑动分布显示两个高滑动区先后发生在地震破坏最为严重的映秀和北川地区,最大滑动量高达1200~1250cm,且破裂过程也显示一定的复杂性.地震破裂的平均走滑量略大于平均倾滑量,与多种观测资料获得的震前龙门山断裂带构造变形相一致,推断是由于长期区域应力场作用和龙门山地区特殊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孕育了这次千年尺度的强烈地震.
引用
收藏
页码:1403 / 14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青藏高原东缘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地质响应.[M].李勇等; 著.地质出版社.2006,
[3]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 [J].
张培震 ;
徐锡伟 ;
闻学泽 ;
冉勇康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4) :1066-1073
[4]   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构造 [J].
周荣军 ;
李勇 ;
Alexander L Densmore ;
Michael A Ellis ;
何玉林 ;
王凤林 ;
黎小刚 .
矿物岩石, 2006, (02) :40-51
[5]   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震源破裂过程 [J].
王卫民 ;
赵连锋 ;
李娟 ;
姚振兴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1) :132-147
[6]   时间域内有限地震断层的反演问题 [J].
姚振兴 ;
纪晨 .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05) :691-701
[7]  
Complexity of the coseismic rupture for 1999 Chi-Chi Earthquake (Taiwan) from inversion of GPS observations.[J].Wei-min Wang;Yu-mei He;Zhen-xing Yao.Tectonophysics.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