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模拟仿真研究

被引:31
|
作者
马历 [1 ,2 ]
龙花楼 [2 ,3 ]
机构
[1]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乡村地域系统; 乡村振兴; 系统动力学模型; 可持续发展; 乡村地理学;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20.11.001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乡村地域系统由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政策五个子系统组成,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变量相互作用和关联,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文章在对乡村地域系统概念内涵和结构功能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软件Vensim PLE,构建了中国乡村地域系统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情境模式下系统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发展演化趋势,以期为乡村多功能协调和振兴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目前的乡村发展模式虽然能创造较高的经济附加值,但由于城镇化增长速度过快,可能带来结构性失业、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未来城镇化增长速度可在当前1%的基础上适度放慢;乡村单纯的农业生产已无法满足资源节约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经济发展应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是提高乡村生产水平、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效途径;合理及时的调控政策是保障乡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防线,未来可通过调查、模拟研究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保证政策子系统得到及时反馈。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中国乡村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战略
    刘彦随
    周扬
    李玉恒
    [J]. 地理学报, 2019, 74 (12) : 2511 - 2528
  • [2] 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曹智
    李裕瑞
    陈玉福
    [J]. 地理学报, 2019, 74 (12) : 2560 - 2571
  • [3] 大都市郊野乡村多功能评价及其空间布局——以上海89个郊野镇为例
    谷晓坤
    陶思远
    卢方方
    周小平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 (11) : 2281 - 2290
  • [4] 基于乡村多功能理论的贫困村域演变特征与振兴路径探讨——以海南省什寒村为例
    马历
    龙花楼
    屠爽爽
    张英男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 (09) : 1435 - 1446
  • [5] 大都市乡村发展比较及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陈秧分
    刘玉
    王国刚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 (09) : 1403 - 1411
  • [6] 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村土地整治转型与创新思考
    孔雪松
    王静
    金志丰
    佴玲莉
    [J]. 中国土地科学, 2019, 33 (05) : 95 - 102
  • [7] 新时代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
    刘彦随
    [J]. 地理研究, 2019, 38 (03) : 461 - 466
  • [8] 中国乡村地域类型及分区发展途径
    周扬
    郭远智
    刘彦随
    [J]. 地理研究, 2019, 38 (03) : 467 - 481
  • [9] 大城市郊区村域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以成都市江家堰村为例
    朱琳
    黎磊
    刘素
    李裕瑞
    [J]. 地理研究, 2019, 38 (03) : 535 - 549
  • [10] 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典型案例剖析及其启示
    李玉恒
    阎佳玉
    宋传垚
    [J]. 地理研究, 2019, 38 (03) : 595 - 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