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中国2002年省域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44
作者:
陈敏
[1
]
王如松
[1
]
张丽君
[2
]
怀保光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经济;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6.0087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采用中国实际单产法计算和分析了2002年中国各省市生态足迹及其构成,发现各省市生态足迹及其构成差异较大,其中人均耕地足迹由陕西的0.078 hm2增加到北京的0.126 hm2,人均草地足迹由江西的0.020 hm2增加到西藏的0.372 hm2,人均林地足迹由贵州的0.020 hm2增加到北京的0.209 hm2,人均水域足迹由西藏的0.001 hm2增加到上海的0.011 hm2,人均建筑用地足迹由贵州的0.013 hm2增加到内蒙古的0.054 hm2,人均化石能源足迹由广西的0.251 hm2增加到山西的2.854 hm2.东部、南部省市各地类多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北部、西部省市各地类多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从生态足迹、人均GDP和万元GDP足迹的相互关系来看,各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人均生态足迹为1 hm2.cap-1的省份包括福建、河南、四川、安徽、云南、陕西和贵州,其人均GDP由福建的1.35万元降至贵州的0.3万元,而万元GDP足迹却由福建的0.74 hm2增至贵州的3.51 hm2.因此,要缓解中国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要首先从人均生态足迹大、经济发展落后、万元GDP足迹高的省市入手,改变其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使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逐渐降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其足迹经济产出率,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生态、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424 / 3428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