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河流域典型地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

被引:47
作者
丁圣彦
钱乐祥
曹新向
李爽
李昊民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开封
关键词
森林景观; 地貌类型区; 伊洛河; 洛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4 [森林群落];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野外调查资料和19831999年森林资源分布图为主要信息源,用ARC/INFO作为空间信息处理工具,采用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破碎化指数、斑块伸长指数、分数维、稳定度等指标分析了近20年来伊洛河流域中部典型地区的森林景观格局动态。结果表明,(1) 研究区内森林总面积在增加,斑块数量迅速增大,由556块增至1 494块。其中以刺槐林、经济林和杨树林斑块数量增加最多。景观破碎化程度明显加大。(2) 森林景观要素中灌木林、刺槐林、经济林、杨树林、栎林等斑块的面积有所增加,而非林地、荒草地、疏林、油松林等斑块的面积有所减小;除杨树林外,各森林类型斑块的平均面积都在减小。(3) 研究区内沟谷植被覆盖面积共减少了220 827.9 hm2;丘陵森林覆被面积由1983年的161 870.4 hm2增加到1999年的312 599.7 hm2,增加了93.1%;斑块数目由79块增加到758块,增加了860%。而丘陵地区斑块平均面积却大大减小;山地森林覆被面积有所减少,由1983年的375 348.6 hm2减小到1999年的338 733.9 hm2,而斑块数却大幅度增加,由1983年的432块增加到1999年的1 127块,增加了695块。(4) 研究区南北山坡森林景观格局变化明显不同,这与南北坡土地类型不同、人类活动方式不同和地形地势的差别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54 / 3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浙江安吉山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分析 [J].
蒋文伟 ;
姜志林 ;
刘安兴 ;
俞益武 ;
王云珠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2, (02) :150-153
[2]   基于GIS的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J].
菅利荣 ;
李明阳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1, (02) :96-100
[3]   溧阳地区森林景观的空间格局动态 [J].
杨学军 ;
姜志林 ;
刘茂松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3) :64-67
[4]   生态空间理论与景观异质性 [J].
肖笃宁 ;
布仁仓 ;
李秀珍 .
生态学报, 1997, (05) :3-11
[5]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变化分析 [J].
王宪礼 ;
胡远满 ;
布仁仓 .
地理科学, 1996, (03) :69-74
[6]   黄土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J].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1995, (02) :113-120
[7]   生态空间分布格局的理论研究(学术总结) [J].
(Research Group)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4, (01) :1-5
[8]   利用马尔柯夫过程预测东陵区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 [J].
徐岚 ;
赵羿 .
应用生态学报, 1993, (03) :272-277
[9]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模拟森林景观动态的研究 [J].
邵国凡 ;
赵士洞 ;
赵光 .
应用生态学报, 1991, (02) :103-107
[10]  
Assessing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the case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in the middle Yiluo catch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J] . Xiaojian Li,Jim Peterson,Gang-Jun Liu,Lexiang Qian.Applied Geography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