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西段古-新近纪古气候演化

被引:27
作者
贾艳艳 [1 ,2 ,3 ,4 ]
邢学军 [5 ]
孙国强 [1 ,2 ]
史基安 [1 ,2 ]
刘士杰 [4 ]
机构
[1]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4]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5]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
关键词
柴北缘西段; 古-新近纪; 地球化学; 古气候; 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古气候是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形成的主要沉积动力学因素之一.古-新近纪柴北缘西段及周边地区古气候演化过程复杂,目前就古气候演化过程还存在争议,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对重点井的岩心和岩屑进行元素、TOC和碳氧稳定同位素测定.各古气候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Sr/Ba、Rb/Sr、Sr/Ca、TOC和氯离子含量可作为研究区恢复古气候的指标,δ13 C与δ18 O不能指示出该区的古气候演化过程.重点井全井段的岩屑氯离子含量分析表明:柴北缘西段古-新近纪古气候经历了干旱-潮湿-干旱的演化过程,从路乐河组到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期古气候由干旱逐渐向潮湿的方向演化,呈现了7个旋回,湖盆水体盐度降低,总体来说气候潮湿,水体为微咸水;从上干柴沟组到狮子沟组沉积期古气候从潮湿向干旱方向演化,呈现了12个旋回,古水介质经历了微咸水至半咸水的演化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955 / 196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21]   青藏高原北部始新世孢粉记录与古环境变化 [J].
苗运法 ;
方小敏 ;
宋之琛 ;
吴福莉 ;
韩文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2) :187-196
[22]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来自碳氧同位素的证据[J]. 尹成明,李伟民,R.Andrea,刘永江,陈元忠,巩庆林.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7(05)
[23]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湖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J].
伊海生 ;
林金辉 ;
周恳恳 ;
李军鹏 .
古地理学报, 2007, (03) :303-312
[24]   柴达木盆地北缘昆特依凹陷始新统下干柴沟组微体古生物研究 [J].
吉利明 ;
乔子真 ;
张海泉 ;
孟凡巍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7, (01) :82-88
[25]   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对古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 [J].
李明慧 ;
康世昌 .
盐湖研究, 2007, (01) :63-72
[26]   青藏高原东北部阶段性变形隆升:西宁、贵德盆地高精度磁性地层和盆地演化记录 [J].
方小敏 ;
宋春晖 ;
戴霜 ;
朱迎堂 ;
高军平 ;
张伟林 .
地学前缘, 2007, (01) :230-242
[27]   中新世以来我国季风-干旱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的生长 [J].
安芷生 ;
张培震 ;
王二七 ;
王苏民 ;
强小科 ;
李力 ;
宋友桂 ;
常宏 ;
刘晓东 ;
周卫健 ;
刘卫国 ;
曹军骥 ;
李小强 ;
沈吉 ;
刘禹 ;
艾莉 .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678-693
[28]   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奥陶纪优质烃源岩沉积与古环境变化的关系:碳氧同位素新证据 [J].
张水昌 ;
R L WANG ;
金之钧 ;
张宝民 ;
王大锐 ;
边立曾 .
地质学报, 2006, (03) :459-466
[29]   临夏盆地13~4.4Ma湖相沉积物颜色记录的气候变化探讨 [J].
宋春晖 ;
白晋锋 ;
赵彦德 ;
金洪波 ;
孟庆泉 .
沉积学报, 2005, (03) :507-513
[30]   柴达木盆地第三纪盐湖沉积环境分析 [J].
赵加凡 ;
陈小宏 ;
金龙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34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