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西段古-新近纪古气候演化

被引:27
作者
贾艳艳 [1 ,2 ,3 ,4 ]
邢学军 [5 ]
孙国强 [1 ,2 ]
史基安 [1 ,2 ]
刘士杰 [4 ]
机构
[1]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4]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5]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
关键词
柴北缘西段; 古-新近纪; 地球化学; 古气候; 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古气候是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形成的主要沉积动力学因素之一.古-新近纪柴北缘西段及周边地区古气候演化过程复杂,目前就古气候演化过程还存在争议,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对重点井的岩心和岩屑进行元素、TOC和碳氧稳定同位素测定.各古气候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Sr/Ba、Rb/Sr、Sr/Ca、TOC和氯离子含量可作为研究区恢复古气候的指标,δ13 C与δ18 O不能指示出该区的古气候演化过程.重点井全井段的岩屑氯离子含量分析表明:柴北缘西段古-新近纪古气候经历了干旱-潮湿-干旱的演化过程,从路乐河组到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期古气候由干旱逐渐向潮湿的方向演化,呈现了7个旋回,湖盆水体盐度降低,总体来说气候潮湿,水体为微咸水;从上干柴沟组到狮子沟组沉积期古气候从潮湿向干旱方向演化,呈现了12个旋回,古水介质经历了微咸水至半咸水的演化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955 / 196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中国西部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J].
宋博文 ;
徐亚东 ;
梁银平 ;
江尚松 ;
骆满生 ;
季军良 ;
韩芳 ;
韦一 ;
徐增连 ;
姜高磊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 39 (08) :1035-1051
[2]   岷江叠溪古堰塞湖沉积物中孢粉特征 [J].
王小群 ;
王兰生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 38 (05) :975-982
[3]   湖泊沉积物不同赋存状态Rb、Sr地球化学记录研究 [J].
陈敬安 ;
曾艳 ;
王敬富 ;
杨永琼 ;
杨海全 ;
计永雪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3, 32 (04) :408-417
[4]  
Climatic and Tectonic Evolution in the North Qaidam since the Cenozoic: Evidence from Sedimentology and Mineralogy[J]. 王朝文,洪汉烈,李朝晖,梁国军,谢瑾,宋博文,宋鄂平,张克信.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3(03)
[5]   柴西红沟子地区中新世气候变化与侵蚀速率控制因素 [J].
胡思虎 ;
张涛 ;
高军平 ;
宋春晖 ;
方小敏 .
沉积学报, 2012, 30 (06) :1106-1114
[6]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海凸起古近系—新近系层序地层格架 [J].
张锐 ;
纪友亮 ;
孙永娥 .
煤炭技术, 2011, 30 (12) :119-120
[7]   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示踪 [J].
熊小辉 ;
肖加飞 .
地球与环境, 2011, 39 (03) :405-414
[8]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沉积环境讨论及其地质启示 [J].
陈洪德 ;
李洁 ;
张成弓 ;
程立雪 ;
程礼军 .
岩石学报, 2011, 27 (08) :2213-2229
[9]   古气候恢复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 [J].
徐兆辉 ;
胡素云 ;
汪泽成 ;
徐安娜 ;
江青春 .
沉积学报, 2011, 29 (02) :235-244
[10]   白云凹陷珠海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机理 [J].
王琪 ;
郝乐伟 ;
陈国俊 ;
张功成 ;
张瑞 ;
马晓峰 ;
王欢 .
石油学报, 2010, 31 (04) :553-558+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