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运行机制研究:掏空、救助还是风险共担?

被引:40
|
作者
韩鹏飞 [1 ]
胡奕明 [2 ]
何玉 [1 ]
王海峰 [3 ]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
[3]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大股东; 风险共担; 掏空; 救助;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8.05.010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020204 ; 1201 ;
摘要
为什么企业集团能够在发展中国家发展壮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集团风险共担机制代替了发达市场的部分有益功能,弥补了发展中市场的缺失。为了检验风险共担假说,本文对证券交易所2011~2015年流通的公司债券进行研究,发现当大股东财务状况或相对于公司财务状况较好时,投资者预测到资源会从大股东流向公司,降低了债券成本;相反,大股东财务状况或相对于公司财务状况较差时,投资者预测到资源会从公司流向大股东,增加了债券成本。此外,本文还发现,公司不确定性风险越小,大股东财务状况与债券成本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弱。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市场制度环境会对企业组织形式产生重要的影响,不能生搬硬套美国等发达市场的经验。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3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