诌议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制约机制

被引:6
作者
张殿发
王世杰
李瑞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贵州贵阳,贵州贵阳
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 制约机制; 土地所有权; 产权错位; 荒漠化防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它不但吞噬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导致土地生产力的衰退和国民经济的严重损失 ,同时也加剧了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 ,如滥垦、滥牧、滥采、滥伐、滥用等触发并加速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但作者认为这只是制约土地荒漠化的外在机制。在人类近乎疯狂的破坏行为背后 ,一定存在着更深层次、更具决定性作用的荒漠化制约机制。土地所有权错位是我国现代荒漠化最本质性的制约机制。正是因为土地产权错位才导致农牧民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发生 ,只有把土地所有权归还给农民 ,让农民成为土地的真正主人 ,才是防治荒漠化的最根本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 / 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脆弱生态地质环境形成机制探讨 [J].
张殿发 ;
李凤全 .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4) :58-60+62
[2]   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 [J].
刘国华 ;
傅伯杰 ;
陈利顶 ;
郭旭东 .
生态学报, 2000, (01) :14-20
[3]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J].
董光荣 ;
吴波 ;
慈龙骏 ;
周欢水 ;
卢琦 ;
罗斌 .
中国沙漠, 1999, (04) :22-36
[4]   我国荒漠化发生机理与防治对策 [J].
慈龙骏 .
第四纪研究, 1998, (02) :97-107
[5]   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成因与防治 [J].
朱震达 .
第四纪研究, 1998, (02) :145-155
[6]   现代荒漠化过程中人为影响的系统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现代荒漠化过程为例 [J].
刘爱民 ;
慈龙骏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3) :16-23
[7]  
中国沙漠 沙漠化 荒漠化及其治理的对策[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朱震达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