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A构造区沙二段混合沉积特征及储层研究

被引:20
作者
宋章强
陈延芳
杜晓峰
王清斌
王雪莲
机构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混合沉积; 成因分析; 储层特征; 渤海海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渤海海域A构造区沙二段高孔高渗型混合岩类储层的发现改变了此区缺乏优质储层的认识。以钻井取心化验资料为基础,综合分析了该类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成因、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认为该类储层是受间歇性陆源供给影响的混合沉积产物,沉积相带是影响储层质量的主要因素,后期混合白云石化对储层质量保护及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黄骅坳陷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混合沉积成因类型及演化模式 [J].
董艳蕾 ;
朱筱敏 ;
滑双君 ;
成克男 ;
于学敏 ;
李德江 ;
李桂芝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1) :98-107
[2]   渤海海域湖相碳酸盐岩地震-地质综合预测方法及应用 [J].
宋章强 ;
赖维成 ;
牛成民 ;
薛金宝 ;
沈洪涛 ;
于圣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4) :444-449
[3]   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研究中的几点思考 [J].
董桂玉 ;
陈洪德 ;
何幼斌 ;
秦志勇 ;
罗进雄 ;
辛长静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9) :931-939
[4]   断陷湖盆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东营凹陷金家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为例 [J].
张金亮 ;
司学强 .
地质论评, 2007, (04) :448-453+577
[5]   渤海湾盆地“四扇一沟”沉积体系及其油气意义 [J].
赵国连 ;
赵澄林 ;
叶连俊 .
地质力学学报, 2005, (03) :245-258
[6]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白云石化成因模式 [J].
魏国齐 ;
杨威 ;
张林 ;
金惠 ;
吴世祥 ;
沈珏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2) :162-166
[7]   大港滩海区第三系湖相混积岩的成因与成岩作用特征 [J].
马艳萍 ;
刘立 .
沉积学报, 2003, (04) :607-613
[8]   南海北部大陆架现代礁源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作用 [J].
王国忠 .
古地理学报, 2001, (02) :47-54
[9]   龙门山地区泥盆纪碳酸盐与硅质碎屑的混积相与混积机理 [J].
李祥辉 ;
刘文均 ;
郑荣才 .
岩相古地理, 1997, 17 (03) :1-10
[10]   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体系研究进展 [J].
江茂生,沙庆安 .
地球科学进展, 1995, (06) :55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