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桦林下的生境条件与红松天然更新的研究

被引:17
作者
刘传照
李兆全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凉水自然保护区,东北林业大学凉水自然保护区
关键词
杨桦林; 天然更新; 森林更新; 红松林; 生境条件;
D O I
10.13759/j.cnki.dlxb.1987.04.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小兴安岭林区,杨桦林是阔叶红松林皆伐或火烧后首先发生的先锋群落,是恢复红松林的过渡阶段。 试验地设在东北林业大学凉水自然保护区,海拔360—400米。于1983年至1985年进行三年小气候观测和林下更新调查,阐述了杨桦林下的小气候特点与红松天然更新及生长的关系。杨桦林与原生群落相比较,其林下各生态因子发生了显著变化,较适宜红松的更新及生长;30年生的杨桦林下红松天然更新每公顷达4000多株,而且幼苗幼树在年龄上分配比较均匀,恢复红松林的趋势很明显;林下20年生红松幼树平均高是原始林下同龄幼树的4—5倍,地径也增粗4—5倍。 恢复红松林应发挥天然更新的巨大潜力。对杨桦林下红松天然更新不好的地段辅助以人工更新,并适时疏伐上层阔叶树,为林下幼树创造更适宜的生长条件。这是加速杨桦林恢复为阔叶红松林的重要途径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不同庇荫的光照特点及对红松苗的影响 [J].
詹鸿振 ;
刘传照 ;
徐桂林 ;
程文俊 ;
李茹秀 ;
李景文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86, (02) :25-33
[2]   林冠下红松直播试验研究初报 [J].
李景文 ;
刘传照 ;
徐贵林 ;
李俊清 ;
詹鸿振 .
东北林学院学报, 1984, (S1) :30-38+147
[3]   紅松林皆伐迹地天然更新的研究 [J].
李景文 ;
刘庆良 ;
陈运大 .
林业科学, 1964, (02) :1-17
[4]   几种林型下的光照条件及其对幼树生长的影响 [J].
李文华 .
林业科学, 1963, (04) :310-320
[5]  
森林生态学.[M].[美]斯波尔(S·H· Spurr);[美]巴恩斯(B·V· Barns) 著;赵克绳;周祉 译.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