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鱼池岭钼矿有关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研究及其对成矿时代的制约

被引:10
作者
程知言 [1 ,2 ]
胡建 [1 ,3 ]
蒋少涌 [3 ]
张遵忠 [1 ,3 ]
戴宝章 [3 ]
肖娥 [1 ]
王艳芬 [1 ]
机构
[1]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
[2]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3]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关键词
成矿时代; 物质来源; 钼矿床; 鱼池岭; 河南省嵩县;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13.03.017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2 ;
摘要
鱼池岭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合峪花岗岩基西北部,对其赋矿母岩——花岗斑岩及其围岩——合峪花岗岩基第三单元侵入体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年龄分别为(135.2±2.4)Ma和(138.2±2.3)Ma,均为早白垩世中期岩浆作用的产物,表明鱼池岭钼矿床的形成时代约为135 Ma。鱼池岭含矿花岗斑岩及其围岩花岗岩锆石Lu-Hf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这二类岩石Hf同位素组成变化极大,前者176Hf/177Hf比值变化范围在0.281364~0.282420,εHf(t)=-9.6-46.9,而后者则在0.281774~0.282337之间分布,εHf(t)=-12.5-32.8,表明它们在结晶过程中经历了较为显著的岩浆混合作用,其成熟度较高的端元很可能是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太华群基底,而成熟度较低的端元则为燕山期上涌并底侵于地壳底部的幔源物质或是之前遭受幔源物质改造的下地壳组分。鱼池岭斑岩型钼矿床在中生代古太平洋构造域全面叠置、破坏并改造古特提斯构造体系的背景下形成,强烈的地壳减薄作用诱发了基性玄武质岩浆底侵或内侵,使得该地区具高钼地球化学背景的古老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并不同程度混染有少量幔源组分或新生地壳物质。这样一个富钼的岩浆体系经高程度分异演化后上升至较浅层次侵位,形成花岗斑岩体。由于围岩为花岗岩,斑岩体的外接触带裂隙较少,因而自身发生不同程度钼矿化,表现出全岩矿化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403 / 41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6 条
[11]  
豫西鱼池岭斑岩型钼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D]. 周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12]  
秦岭造山带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张本仁等著, 2002
[13]  
南秦岭变质地层同位素年代学[M]. 地质出版社 , 张宗清等著, 2002
[14]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张国伟等著, 2001
[15]  
中国钼矿床[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罗铬玖等编著, 1991
[16]  
华北与华南古板块拼合带地质和成矿[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河南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科学研究所第一地质调查队,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著, 1988
[17]  
秦巴花岗岩[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尚瑞钧,严阵等著, 1988
[18]  
中国斑岩铜(钼)矿床[M]. 地质出版社 , 芮宗瑶, 1984
[19]  
Mesozoic molybdenum deposits in the east Qinling–Dabie orogenic belt: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settings[J] . J.W. Mao,F. Pirajno,J.F. Xiang,J.J. Gao,H.S. Ye,Y.F. Li,B.J. Guo.Ore Geology Reviews . 2011 (1)
[20]  
Evolution of the Mesozoic Granites in the Xiong’ershan‐Waifangshan Region, Western Henan Province, China,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J] . HANYigui,ZHANGShihong,FrancoPIRAJNO,ZHANGYuanhou.Acta Geologica Sinica ‐ English Edition . 2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