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清铁蛋白检测的意义

被引:7
作者
程丹 [1 ]
邵志林 [1 ]
吴亮 [2 ]
黄元成 [2 ]
机构
[1]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医医院感染病科
[2]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病科
关键词
肝癌;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铁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2 []; R575.2 [肝硬变]; R735.7 [肝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铁蛋白(SF)含量的变化,探讨SF对HCC病情判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和HCC患者50例及健康体检者45例,常规检测血清SF水平。结果 HCC、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F水平分别(503.3±581.5)μg/L、(672.6±675.3)μg/L和(327.1±230.6)μg/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193±160)μg/L,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F与血清ALT、AST和AFP无相关(r=0.36,P=0.20;r=0.30,P=0.30;r=0.32,P=0.20),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SF与AST和AFP无相关(r=0.34,P=0.20;r=0.28,P=0.40),HCC患者血清SF水平与ALT和AFP也无相关(r=0.14,P=0.40;r=0.24,P=0.10);不同特征(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等与否)肝癌患者血清S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清SF水平升高,但其升高的意义还很难被临床所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36 / 73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变化 [J].
李坤 ;
沈天白 ;
李莹 .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5, (06) :620-623
[2]   血清SF、CEA和CRP联合检测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 [J].
周晶 ;
王莉娜 ;
兀威 ;
王胜昱 ;
姚杨 ;
朱星枚 ;
董西林 .
海南医学, 2015, 26 (20) :3015-3018
[3]   铁沉积对大鼠肝纤维化影响的机制研究 [J].
江远 ;
张玲 ;
钟肖英 ;
吴文如 ;
何金洋 .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5, 18 (02) :173-177
[4]   肝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肝脏炎症程度及肝病类型的关系 [J].
赵晶晶 ;
李嘉 ;
刘洁 ;
马海霞 ;
武婷 .
山东医药, 2015, 55 (09) :21-23
[5]   血清铁 铁蛋白及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J].
范公忍 ;
周一鸣 ;
韩聚强 ;
胡学玲 ;
曹建彪 .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 (16) :2076-2077+2079
[6]   血清铁蛋白检测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J].
程玉萍 .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3, 42 (06) :639-640
[7]   血清铁蛋白水平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检测意义的研究进展 [J].
武抗抗 ;
吴超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7 (12) :5568-5570
[8]   铁过载与癌症的发生 [J].
沈永青 ;
刘贝 ;
石振华 ;
段相林 .
中国肿瘤临床, 2012, (21) :1674-1677
[9]   甲胎蛋白与血清铁蛋白联合检测在慢性乙型重症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J].
冯红萍 .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7, (04) :232-233
[10]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 [J].
杨秉辉 ;
夏景林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1, (06) :32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