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广州市土地覆被景观的时空梯度分异

被引:41
作者
龚建周
夏北成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土地覆被; 样带; 梯度圈; 缓冲区; TM遥感影像; 广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1404 ;
摘要
取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4个时相覆盖广州市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经非监督分类及人工目视解译,获得研究区各时相土地覆被类型图。以高速公路为轴线应用缓冲区技术,形成南北和东西两条样带,同时以城市中心区域向外等距扩展而形成辐射状梯度圈。通过样带和梯度圈剪裁形成土地覆被类型图,计算土地覆被类型图的景观指数,分析广州市15年间土地覆被动态过程,揭示区域景观动态的方向和梯度分异特征。数量结构与样带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因经济发展而使土地覆被景观恶化的趋势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城市发展逐步进入理性控制阶段,但是存在方向分异,东西样带上的土地覆被景观的多样性持续下降,斑块破碎化程度加剧;辐射梯度圈研究结果显示,向外围扩展的城市化过程使广州市呈现出多个次级中心的格局,对城市土地覆被景观的干扰强度自中心城区向郊区递减,方向分异不显著;东南方向的辐射梯度圈内土地覆被景观的分维数和多样性指数变化特征表明,自2000年始,经济发展已开始侵占南部海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广州市植被覆盖度等级结构及其时空格局特征 [J].
夏北成 ;
龚建周 .
生态科学, 2006, (05) :417-422
[2]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覆盖景观特征的粒度效应 [J].
龚建周 ;
夏北成 ;
李楠 ;
郭泺 .
生态学报, 2006, (07) :2198-2206
[3]   生态学中的尺度问题:内涵与分析方法 [J].
张娜 .
生态学报, 2006, (07) :2340-2355
[4]   纵向岭谷区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变化与扩展效应 [J].
朱建军 ;
崔保山 ;
姚华荣 ;
董世魁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4) :507-515
[5]   准格尔丘陵区小流域土地覆盖变化的模型测算及空间位置转换 [J].
龚建周 ;
仝川 ;
杨景荣 ;
张鹏 .
干旱区地理, 2006, (03) :381-387
[6]   基于缓冲带的贵港市城市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J].
孙娟 ;
夏汉平 ;
蓝崇钰 ;
辛琨 .
生态学报, 2006, (03) :655-662
[7]   尺度分析对景观格局指标的影响 [J].
布仁仓 ;
李秀珍 ;
胡远满 ;
常禹 ;
贺红士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2) :2181-2186
[8]   空间幅度变化对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 [J].
申卫军 ;
邬建国 ;
任海 ;
林永标 ;
李明辉 .
生态学报, 2003, (11) :2219-2231
[9]   近10年来长江下游地区耕地动态变化特征 [J].
李晓文 ;
方精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5) :562-567+646
[10]   景观指数的粒度变化效应 [J].
赵文武 ;
傅伯杰 ;
陈利顶 .
第四纪研究, 2003, (03) :326-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