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构造单元划分的几个问题

被引:37
作者
任纪舜
陈廷愚
刘志刚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褶皱基底; 华夏古陆; 构造单元; 褶皱系; 准地台; 加里东; 大兴安岭地区; 黑龙江省; 印支运动; 造山运动; 晚石炭世; 石炭纪; 准地槽; 内陆地槽; 石英质砂岩;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84.04.01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在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上,中国东部划分的主要构造单元有: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吉黑褶皱系,中朝准地台,秦岭褶皱系,扬子准地台,华南褶皱系(南华准地台),东南沿海褶皱系和南海地台等。近年来,从野外调查入手,结合最新资料分析,我们对中国东部的大地构造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对上述划分方案有一些新的考虑,现摘要报道如下:
引用
收藏
页码:382 / 3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华夏古陆的探讨 [J].
林增品 .
福建地质, 1983, (02) :37-47
[2]   西太平洋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的形成及演化 [J].
郭令智 ;
施央申 ;
马瑞士 .
地质学报, 1983, (01) :11-21
[3]   福建沿海中生代变质带的变质作用特征 [J].
李根坤 ;
李昌泽 ;
宋彩珍 ;
林文生 ;
郭烈光 .
中国区域地质, 1983, (01) :78-89
[4]   吉林早三叠世叶肢介的发现及其意义 [J].
陈丕基 ;
董洁 .
科学通报, 1981, (18) :1128-1130
[5]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发展的初步探讨 [J].
TECTONIC MAP COMPILING GROUP ;
INSTITUTE OF GEOLOGY ;
ACADEMIA SINICA .
地质科学, 1974, (01) :1-17
[6]   中国东南部泥盆紀前几个大地构造問題的初步探討 [J].
任纪舜 .
地质学报, 1964, (04) :418-431+489
[7]   中国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初步总结 [J].
黄汲清 .
地质学报, 1960, (01) :1-31+135
[8]   试论中国东南部的大地构造性质 [J].
任纪舜 .
地质论评, 1960, (03) :132-133
[9]   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 [J].
陈国达 .
地质学报, 1956, (03) :239-271
[10]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集刊[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