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古元古代斜长角闪岩的离子探针锆石U-Pb年代学

被引:73
作者
李献华
王一先
赵振华
陈多福
张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2] 核工业总公司北京铀矿地质研究院!北京
[3] ,中国北京国际经济合作公司,
基金
中国科学院基金;
关键词
华夏古陆; 斜长角闪岩; 锆石U-Pb年龄; 元素地球化学;
D O I
10.19700/j.0379-1726.1998.04.003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闽西北-浙西南的古元古代斜长角闪岩是目前华夏地块出露的最老岩石。对代表性样品进行了元素和离子探针锆石U-Pb年龄分析,其年龄为(1766±19)Ma。结合前人对该地区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U-Pb和Nd同位素的研究资料,认为浙西南-闽西北地区在1.77Ga前发生了广泛的板内玄武岩浆活动,华夏古陆很可能是在古元古代晚期由太古亩地壳再循环物质重熔结晶克拉通化而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用ICP-MS准确测定岩石样品中的40余种微量元素 [J].
刘颖,刘海臣,李献华 .
地球化学, 1996, (06) :552-558
[2]   S型花岗岩中锆石U-Pb同位素体系的多阶段演化及其年代学意义─—以桂北三防岩体为例 [J].
李献华 ;
刘颖 ;
涂湘林 ;
刘海臣 ;
凌湘寿 .
矿物学报, 1996, (02) :170-177
[3]   华南火成岩中捕获锆石的早元古代-太古宙U-Pb年龄信息 [J].
甘晓春,赵风清,金文山,孙大中 .
地球化学, 1996, (02) :112-120
[4]   Sm—Nd模式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J].
李献华 .
地质科学, 1996, (01)
[5]   浙西南早元古代花岗质岩石的年代 [J].
甘晓春,季惠民,孙大中,金文山,赵凤清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5, (01) :1-8
[6]   浙西南下元古界八都群的地质年代学 [J].
胡雄健 .
地球化学, 1994, (S1) :18-24
[7]   华南存在老于30亿年的太古宙地壳基底 [J].
郑永飞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 1994, (03) :182-183
[8]   闽北前寒武纪基底的地质年代学研究 [J].
甘晓春 ;
李惠民 ;
孙大中 ;
庄建民 .
福建地质, 1993, (01) :17-32
[9]   福建前加里东区域变质岩系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变质作用特征 [J].
金文山 ;
庄建民 ;
杨传夏 ;
陈云钊 .
福建地质, 1992, (04) :241-262
[10]   浙江龙泉早元古代花岗岩的发现及基底时代的讨论 [J].
王银喜 ;
杨杰东 ;
郭令智 ;
施央申 ;
胡雄健 ;
汪新 .
地质论评, 1992, (06) :52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