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VSC-HVDC对LCC-HVDC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夏成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保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聂金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洪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3]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受端电压支撑强度因子;
LCC-HVDC;
VSC-HVDC;
系统强度;
短路比;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8.1750
中图分类号:
TM732 [电力系统的运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因子(receive-end-system voltage strength factor,RVSF)是受端系统的电压支撑强度的评价指标,可以计及受端系统中不同电力系统元件特性和运行方式。首先提出了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不同控制方式下受端系统RVSF的解析计算方法;然后在混合多馈入系统中对比分析了RVSF、有效短路比、多馈入有效短路比等评价指标,表明RVSF具有相关性强且临界值明确的优点;最后应用解析计算方法计算RVSF值,并分析归纳VSC-HVDC对LCC-HVDC受端系统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可用于混合多馈入系统的规划和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2031 / 20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基于电压灵敏度的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评价指标[J]. 电网技术, 2018, 42 (09) : 2938 - 2949夏成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王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华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杜兆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 [2] 乌东德多端直流输电对广东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J]. 广东电力, 2017, 30 (11) : 44 - 50杨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林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徐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左郑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3] 柔性直流输电提升常规直流输电短路比的原理及方法[J]. 南方电网技术, 2017, 11 (11) : 13 - 19朱良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袁志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盛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骆潘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梁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杨汾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陈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刘正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4] 乌东德特高压多端直流工程受端采用柔性直流对多直流集中馈入问题的改善作用研究[J]. 南方电网技术, 2017, 11 (03) : 1 - 5饶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直流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洪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直流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周保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直流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黄东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直流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许树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直流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姚文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直流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周月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直流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 [5] 多馈入短路比指标的适用范围及其与直流最大传输功率的关系探讨[J]. 电网技术, 2017, 41 (03) : 691 - 69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周保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 [6] 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定量评估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07) : 1772 - 1780郭春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倪晓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赵成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 [7] 多馈入直流系统广义短路比:定义与理论分析[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03) : 633 - 64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于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甘德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徐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8] 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中VSC-HVDC对LCC-HVDC受端系统强度的影响[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6) : 4052 - 4061倪晓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赵成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郭春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刘羽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 [9] 南方电网鲁西背靠背直流异步联网工程控制保护系统设计方案[J]. 南方电网技术, 2014, 8 (06) : 18 - 22刘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李婧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李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黎小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 [10] 直流控制方式对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电压相互作用的影响[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02) : 58 - 63陈修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韩民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刘崇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