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效水和持水能力

被引:29
作者
李航 [1 ]
严方晨 [1 ]
焦菊英 [1 ,2 ]
唐柄哲 [1 ]
张意奉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植被类型;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有效水; 土壤持水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坊塌流域不同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离心机法测定不同植被类型0—10、10—20 cm土层不同吸力下的土壤含水率,并利用Van Gennuchten模型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对比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分有效性和持水性。结果表明: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但是其斜率基本不变且不同植被类型0—10、10—20 cm土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都呈近似的"S"型;不同植被类型0—10、10—20 cm土层土壤有效水范围分别为22.65%—26.80%、23.97%—28.13%,除白羊草群落和刺槐林外呈现出多年生蒿禾类群落低于灌木群落而高于一年生草本群落的变化趋势;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持水能力在0—10 cm土层没有显著性差异,在10—20 cm呈现出多年生蒿禾类群落低于灌木群落而高于一年生草本群落,其中白羊草群落最大,刺槐林最低。刺槐林有效水分和土壤持水能力都较低,建议适当采取间伐并促进其近自然化恢复来实现土壤水分的可持续利用,尽量避免在阳坡缺水地区种植刺槐。对于研究地区土壤水分的可持续利用、植被恢复和科学合理的进行植被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889 / 389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质地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非线性预测 [J].
舒凯民 ;
樊贵盛 .
人民黄河, 2016, 38 (07) :138-141+145
[2]   保水剂对土壤持水性影响及在不同土壤中效果比较 [J].
闫永利 ;
魏占民 ;
任秀苹 ;
奇凤 .
节水灌溉, 2016, (01) :34-38
[3]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对土壤持水性的影响 [J].
张瑞 ;
苟晓敏 ;
赵玉珍 ;
王志强 .
水土保持学报, 2015, 29 (01) :62-65
[4]   科尔沁沙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传递函数的构建与评估 [J].
姚姣转 ;
刘廷玺 ;
王天帅 ;
童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20) :98-108
[5]   不同施肥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空间变异 [J].
高会议 ;
郭胜利 ;
刘文兆 ;
李淼 ;
张健 .
农业机械学报, 2014, 45 (06) :161-165+176
[6]   保水型专用肥对制种玉米田土壤蓄水量的影响及最佳施肥量研究 [J].
闫治斌 ;
秦嘉海 ;
王爱勤 ;
肖占文 ;
赵芸晨 ;
程红玉 ;
赵静 .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 (04) :200-205
[7]   容重对土壤水分蓄持能力影响模拟试验研究 [J].
李卓 ;
吴普特 ;
冯浩 ;
赵西宁 ;
黄俊 ;
庄文化 .
土壤学报, 2010, 47 (04) :611-620
[8]   有机物质类型与含量对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 [J].
周彩景 ;
刘军 ;
王益权 ;
赵加瑞 ;
祁迎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 (12) :115-120+128
[9]   子午岭植被自然演替中植物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J].
王凯博 ;
陈美玲 ;
秦娟 ;
刘勇 ;
安慧 ;
上官周平 .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10) :2089-2096
[10]   黄土高原森林边缘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及其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J].
温仲明 ;
焦峰 ;
赫晓慧 ;
焦菊英 .
草业学报, 2007, (01)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