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超高压带北部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与同碰撞—碰撞后构造过程:锆石 U-Pb 年代学

被引:228
作者
郭敬辉 [1 ]
陈福坤 [1 ]
张晓曼 [1 ]
Siebel W [2 ]
翟明国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德国蒂宾根大学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花岗岩; 碱性岩; 碰撞后; 苏鲁超高压带; 胶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P56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 ; 081803 ;
摘要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部威海地区发育大量中生代侵入体。本文报道了新的同位素稀释法和 SHRIMP 锆石 U-Pb 同位素年龄数据,确认该区中生代侵入岩浆活动主要有三期,分别是三叠纪晚期~210Ma,侏罗纪晚期160~140Ma 和白垩纪早期~110Ma。三叠纪晚期主要是橄榄安粗岩系列的侵入体,包括邢家碱性辉长岩(211±5Ma 和213±5Ma),甲子山辉石正长岩(211.9±1.5Ma 和209.0±6.5Ma),槎山正长花岗岩(205.7±1.4Ma),它们的形成可能指示深俯冲大陆的板片断离作用。侏罗纪晚期主要有垛崮山花岗闪长岩体(161±1Ma),文登花岗岩体(160±3Ma)和昆嵛山花岗岩体(142±3Ma)。大量700~800Ma 的继承锆石指示这些花岗岩是俯冲的扬子板块部分熔融的产物,它们可能起因于碰撞加厚地壳的拆沉作用。白垩纪早期的侵入体代表性的有六度寺辉石闪长岩(114.5±0.8Ma),秦薄顶钾长巨斑状花岗岩(114±1Ma),三佛山钾长斑状花岗岩(113±1Ma)和伟德山花岗岩(108±2Ma)。这些高钾钙碱系列侵入体,是中国东部普遍发育的岩石圈减薄过程中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281 / 1301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三叠纪石岛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 [J].
高天山 ;
陈江峰 ;
谢智 ;
闫峻 ;
钱卉 .
岩石学报, 2004, (05) :36-49
[2]   胶东地块西部变质岩锆石U-Pb定年和氧同位素研究 [J].
唐俊 ;
郑永飞 ;
吴元保 ;
查向平 ;
周建波 .
岩石学报, 2004, (05) :74-97
[3]   锆石SHRIMP样品靶制作、年龄测定及有关现象讨论 [J].
宋彪 ;
张玉海 ;
万渝生 ;
简平 .
地质论评, 2002, 48(S1) (S1) :26-30
[4]   胶东莱西地区高压麻粒岩的Sm-Nd同位素年代学 [J].
李永刚,翟明国,刘文军,郭敬辉 .
地质科学, 1997, (03) :283-290
[5]  
Jiansheng Qiu,Xisheng Xu,Ching-Hua Lo.Potash-rich volcanic rocks and lamprophyres in 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40 Ar- 39 Ar dating and source tracing[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2(2)
[6]  
Shuguang Li,Fang Huang,Hui Li.Post-collisional lithosphere delamination of the Dabie-Sulu orogen[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2
[7]  
Gerhard Vavra.On the kinematics of zircon growth and its petrogenetic significance: a cathodoluminescence study[J].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990
[8]  
林景仟等著.胶辽半岛中生代花岗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