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

被引:290
作者
张庭伟
机构
[1] 美国伊利诺夫大学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动力; 城市规划;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1990年代 ,中国许多城市所发生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城市的拓展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其经济、社会、文化、政策诸项动力因素 ,并讨论了不同发展战略下城市规划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 [J].
冯健 ;
周一星 ;
程茂吉 .
城市规划, 2001, (01) :16-22
[2]   90年代的大规模城市开发——以上海市静安区实证研究为例 [J].
胡俊 ;
张广晅 .
城市规划汇刊, 2000, (04) :47-54+80
[3]   全球化理论的实证研究:上海城市土地开发空间布局的特征 [J].
吴志强 ;
姜楠 .
城市规划汇刊, 2000, (04) :38-46+80
[4]   1990年代的上海城市开发与城市结构重组 [J].
唐子来 ;
栾峰 .
城市规划汇刊, 2000, (04) :32-37+46
[5]   论我国城市中心区更新的动力机制 [J].
耿慧志 .
城市规划汇刊, 1999, (03) :27-31+14
[6]   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 [J].
周一星 ;
孟延春 .
城市规划汇刊, 1998, (03) :22-27+64
[7]   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J].
唐子来 .
城市规划汇刊, 1997, (06) :1-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