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中段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的定量分离:Sr-Nd同位素方法

被引:27
作者
孟宪伟
杜德文
吴金龙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
关键词
冲绳海槽中段; 物质来源; Sr、Nd同位素; 定量分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利用 1 994年 85- 90 4航次获取的冲绳海槽中段表层沉积物样品 ,测定其硅酸盐相的 87Sr/86Sr和 1 4 3 Nd/1 4 4  Nd比值 ,以定量研究冲绳海槽中段表层沉积物硅酸盐物质的来源。结果表明 ,冲绳海槽中段陆坡区表层沉积物硅酸盐相的 87Sr/86Sr、1 4 3 Nd/1 4 4  Nd与东海陆架沉积物硅酸盐相的 87Sr/86Sr和 1 4 3 Nd/1 4 4  Nd相当 ;槽底和东坡沉积物硅酸盐相的 87Sr/86Sr和 1 4 3 Nd/1 4 4  Nd值介于中国大陆硅酸盐物质和海槽火山碎屑的 87Sr/86Sr、1 4 3 Nd/1 4 4  Nd比值之间 ,并大致具有两端员混合特征。利用以Sr同位素为参数的二端员混合方程进行物源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 ,冲绳海槽中段的西坡和槽底表层沉积物硅酸盐相以陆源物质为主 ,最大值为 91 0 7% ;由西向东 ,陆源物逐渐减少 ,在海槽东坡含量最小 ,最小值为 9 93% ;火山源物质在东坡含量最高 ,最大值为 64 92 % ,由东向西、由北向南 ,火山源物质逐渐减少为零。
引用
收藏
页码:319 / 3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长江、黄河流域泛滥平原细粒沉积物87Sr/86Sr空间变异的制约因素及其物源示踪意义 [J].
孟宪伟 ;
杜德文 ;
陈志华 ;
王湘芹 .
地球化学, 2000, (06) :562-570
[2]   沉积物物源组成的定量判识方法及其在冲绳海槽的应用 [J].
杜德文 ;
孟宪伟 ;
王永吉 ;
吴金龙 .
海洋与湖沼, 1999, (05) :532-539
[3]   冲绳海槽中段火山岩系Sr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孟宪伟 ;
杜德文 ;
吴金龙 ;
龙江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4) :367-371
[4]   冲绳海槽浮岩的同位素特征及年代测定 [J].
陈丽蓉 ;
翟世奎 ;
申顺喜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3, (03) :324-329
[5]   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沉积特征的初步研究 [J].
郑铁民 ;
徐善民 ;
徐志明 .
海洋与湖沼, 1989, (02) :113-121
[6]   冲绳海槽沉积物地球化学的基本特征 [J].
赵一阳 ;
何丽娟 ;
张秀莲 ;
李凤业 ;
贾凤梅 ;
夏青 .
海洋与湖沼, 1984, (04) :37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