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冲绳海槽中段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的定量分离:Sr-Nd同位素方法
被引:27
作者:
孟宪伟
杜德文
吴金龙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
来源:
关键词:
冲绳海槽中段;
物质来源;
Sr、Nd同位素;
定量分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利用 1 994年 85- 90 4航次获取的冲绳海槽中段表层沉积物样品 ,测定其硅酸盐相的 87Sr/86Sr和 1 4 3 Nd/1 4 4 Nd比值 ,以定量研究冲绳海槽中段表层沉积物硅酸盐物质的来源。结果表明 ,冲绳海槽中段陆坡区表层沉积物硅酸盐相的 87Sr/86Sr、1 4 3 Nd/1 4 4 Nd与东海陆架沉积物硅酸盐相的 87Sr/86Sr和 1 4 3 Nd/1 4 4 Nd相当 ;槽底和东坡沉积物硅酸盐相的 87Sr/86Sr和 1 4 3 Nd/1 4 4 Nd值介于中国大陆硅酸盐物质和海槽火山碎屑的 87Sr/86Sr、1 4 3 Nd/1 4 4 Nd比值之间 ,并大致具有两端员混合特征。利用以Sr同位素为参数的二端员混合方程进行物源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 ,冲绳海槽中段的西坡和槽底表层沉积物硅酸盐相以陆源物质为主 ,最大值为 91 0 7% ;由西向东 ,陆源物逐渐减少 ,在海槽东坡含量最小 ,最小值为 9 93% ;火山源物质在东坡含量最高 ,最大值为 64 92 % ,由东向西、由北向南 ,火山源物质逐渐减少为零。
引用
收藏
页码:319 / 326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