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山群的再讨论

被引:4
作者
吴新华
机构
[1]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关键词
双桥山群; 元古代; 地层; 江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3 [元古代(界)];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通过对江西西北部及安徽南部地区大面积分布的变质岩的研究,双桥山群仅分布在扬子板块修水—祁门构造单元内,而且是一套史密斯地层。双桥山群可划分为横涌组、计林组、安乐林组及修水组。而不存在非史密斯地层障公山(岩)组。非史密斯地层仅发育于江南混杂岩带中。双桥山群既不同于溪口岩群,也不同于万年群,更不同于张村岩群。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赣东北万年地区万年群的建立及其意义 [J].
吴新华 ;
楼法生 ;
刘春根 ;
赵炼忠 .
地质通报, 2005, (09) :819-825
[2]   皖浙赣相邻区中元古代溪口岩群的划分与对比 [J].
吴新华 ;
楼法生 ;
刘春根 .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5, (02) :86-96
[3]   江南复合混杂岩带基本特征 [J].
吴新华 ;
楼法生 ;
刘益辉 .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4, (01) :45-54
[4]   赣东北万年地区变质岩地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吴新华 ;
楼法生 ;
吕少俊 ;
冯晔 .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3, (04) :251-259
[5]   赣西北地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沉积学特征 [J].
黄修保 ;
余忠珍 ;
邹国庆 .
地质通报, 2003, (01) :43-49
[6]   赣东北珍珠山群的建立及意义 [J].
邓国辉 ;
楼法生 ;
黄传冠 .
地质通报, 2003, (01) :32-42
[7]   赣东北地区不同构造单元内微古化石及其地质意义 [J].
楼法生 ;
黄志忠 ;
文子才 ;
吴新华 .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01, (03) :177-185
[8]   赣东北地区浅变质岩中微古植物及其形成时代讨论 [J].
文子才 ;
楼法生 ;
黄志忠 ;
吴新华 .
现代地质, 2001, (03) :281-289
[9]   赣北前震旦纪微古植物组合及其时代讨论 [J].
文子才 ;
王希明 ;
宋志瑞 ;
黄志忠 ;
雷良诚 .
江西地质, 2000, (03) :167-171
[10]   江西变质基底类型及变质地层的划分对比 [J].
杨明桂 ;
廖瑞君 ;
刘亚光 .
江西地质, 1998, (03) :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