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岩Cu-Mo-Au矿床:新认识与新进展

被引:142
作者
侯增谦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斑岩型矿床; 埃达克岩; 成矿叠加; 构造控制; 成矿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斑岩型矿床作为一种最重要的铜钼和铜金矿床类型一直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近些年来又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 ,主要体现在 5个方面 :①岛弧和陆缘弧是斑岩型矿床产出的重要环境 ,但大陆碰撞造山带也具有产出斑岩型矿床的巨大潜力。按矿床产出的构造环境 ,可以分为弧造山型斑岩矿床和碰撞造山型斑岩矿床 ;②弧造山型含矿斑岩主要为钙碱性和高钾钙碱性 ,而碰撞造山型含矿斑岩则主要为高钾钙碱性和橄榄安粗质 (shoshonitic)。两种环境的含矿斑岩多具有埃达克岩 (adakite)岩浆亲合性 ,但前者主要来源于俯冲的大洋板片 ,后者主要来源于碰撞加厚的下地壳。大洋板片的部分熔融缘于俯冲角度的平缓化 ,而加厚下地壳的熔融起因于俯冲大陆板片的断离 (slabbreakoff) ;③在弧造山环境 ,大洋俯冲板片的膝折 (kink)或撕裂 (slabtear)不仅导致俯冲角度变缓 ,而且引起弧地壳耦合变形 ,产生切弧断裂 ,控制斑岩铜系统的时空分布。俯冲板片撕裂引发软流圈上涌 ,诱发大洋板片熔融 ,产生含矿岩浆 ;④在碰撞造山环境 ,大陆俯冲板片的裂离导致软流圈上涌 ,向下地壳注入新生物质 ,并诱发下地壳物质熔融 ,产生含矿岩浆。碰撞后地壳伸展形成横切碰撞带的正断层系统 ,为斑岩侵位提供运移通道 ,并导致岩浆流体大量分凝和铜钼金淀积。不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4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青藏高原东缘斑岩铜钼金成矿带的构造模式 [J].
侯增谦 ;
钟大赉 ;
邓万明 .
中国地质, 2004, (01) :1-14
[2]   三江地区义敦岛弧造山带演化和成矿系统 [J].
侯增谦 ;
杨岳清 ;
曲晓明 ;
黄典豪 ;
吕庆田 ;
王海平 ;
余金杰 ;
唐绍华 .
地质学报, 2004, (01) :109-120
[3]   强烈亏损重稀土元素的中酸性火成岩(或埃达克质岩)与Cu、Au成矿作用 [J].
王强 ;
许继峰 ;
赵振华 .
地学前缘, 2003, (04) :561-572
[4]   西藏冈底斯东段斑岩铜钼铅锌成矿系统的发育时限:帮浦铜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证据 [J].
孟祥金 ;
侯增谦 ;
高永丰 ;
黄卫 ;
曲晓明 ;
屈文俊 .
矿床地质, 2003, (03) :246-252
[5]   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时代及青藏高原隆升 [J].
芮宗瑶 ;
侯增谦 ;
曲晓明 ;
张立生 ;
王龙生 ;
刘玉琳 .
矿床地质, 2003, (03) :217-225
[6]   冈底斯晚第三纪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J].
高永丰 ;
侯增谦 ;
魏瑞华 .
岩石学报, 2003, (03) :418-428
[7]   西藏高原冈底斯斑岩铜矿带辉钼矿Re-Os年龄:成矿作用时限与动力学背景应用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王淑贤 ;
高永丰 ;
杜安道 ;
黄卫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7) :609-618
[8]   埃达克岩:斑岩铜矿的一种可能的重要含矿母岩——以西藏和智利斑岩铜矿为例 [J].
侯增谦 ;
莫宣学 ;
高永丰 ;
曲晓明 ;
孟祥金 .
矿床地质, 2003, (01) :1-12
[9]   腾冲火山地热区地壳结构的地震学研究 [J].
王椿镛 ;
楼海 ;
吴建平 ;
白志明 ;
皇甫岗 ;
秦嘉政 .
地震学报, 2002, (03) :231-242
[10]   冈底斯斑岩铜矿(化)带:西藏第二条“玉龙”铜矿带? [J].
曲晓明 ;
侯增谦 ;
黄卫 .
矿床地质, 2001, (04) :35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