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高产的光合特性及其生理基础

被引:19
作者
吕川根 [1 ,2 ]
李霞 [1 ]
陈国祥 [3 ]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 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3]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两优培九; 超级杂交稻; 光合作用; 生理学; 育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培矮64S/9311)是中国超级稻计划完成第一步目标的标志性品种,与其亲本籼稻9311和之前大面积种植的当家杂交籼稻汕优63相比,具有明显的产量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近15年来累计种植面积遥居杂交稻首位。两优培九稻谷产量高的生物学基础是源于优良光合特性而获得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因此,研究其光合特性及其生理基础,有助于了解高产杂交稻生长优势的光合特征和利用探索性育种技术提高水稻光合性能,为杂交稻超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多年较系统的研究发现,与9311和汕优63相比,两优培九在正常生长和衰老过程中,光能吸收、传递和转化效率及碳同化等方面均具有优势,Pn较高,光合性能优异。表现在对强光和弱光、UV-B辐射增强的适应性或耐受能力及抗衰老能力更强;具有多种抵御偏低或过高温度的策略,对不良温度的适应性或耐受能力更强;水分亏缺造成的伤害较轻;光合速率随施用氮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低氮或高氮条件下,均具有光合能力的比较优势;光合作用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土壤pH、盐胁迫等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更强。两优培九优异的光合性能与其光合机构和酶学基础有关,表现为叶绿体类囊体膜基粒数多、片层高而长、垛叠密集;叶绿素含量高,出现衰老特征晚,生育后期叶绿体衰败、叶绿素分解速度较慢;具有更高的Rubisco初始羧化活性、总羧化活性和活化率;C4光合途径酶活性较高,在低光强下仍有较高的碳同化效率,CO2补偿点和光呼吸活性均较低;叶片的SOD、POD等抗氧化酶含量和活性均高,内源O2.-、H2O2含量低,抗膜脂过氧化能力较强。笔者认为,高产杂交稻育种要做到"遗传上有性状杂种优势,形态上有优良光合株型,功能上有优异光合性能"的遗传、形态和功能"三优"相结合;探究两优培九C4特性与高光合性能的联系和研究新的更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有助于加深对高产杂交稻光合生长优势的理解和探索针对性技术促进C4光合功能等,从而进一步提高光合生产以至于稻谷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4055 / 407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9 条
  • [41]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亲本的光氧化特性
    王荣富
    张云华
    钱立生
    于江龙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8) : 1309 - 1312
  • [42] 施氮量对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品质及吸氮特性的影响
    张洪程
    王秀芹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7) : 800 - 806
  • [43]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形成的生理特性
    庄宝华
    张书标
    章清杞
    杨仁崔
    [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2) : 137 - 141
  • [44]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苗期若干光合特性初探
    王荣富
    黄正来
    王建华
    张云华
    [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2) : 113 - 116
  • [45]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的光合特性和同化产物的分配
    陈炳松
    张云华
    李霞
    焦德茂
    [J]. 作物学报, 2002, (06) : 777 - 782
  • [46] Characterization of photosynthesis;photoinhibition and the activities of C_4 pathway enzymes in a superhigh-yield rice;Liangyoupeijiu.[J].王强 ;郝迺斌 ;白克智 ;卢从明 ;戈巧英 ;匡廷云 ;张其德 ;董凤琴.Science in China(Series C:Life Sciences).2002, 05
  • [47] 在光氧化条件下不同类型高产稻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和膜脂过氧化特点(英文)
    黄雪清
    焦德茂
    李霞
    [J]. ActaBotanicaSinica, 2002, (03) : 279 - 286
  • [48]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光合生理特性
    李霞
    焦德茂
    [J]. 江苏农业学报, 2002, (01) : 9 - 13
  • [49] 水稻耐光氧化和耐荫特性的生理基础(英文)
    李霞
    焦德茂
    [J]. 植物学报, 2000, (12) : 1271 - 1277
  • [50]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贺帆
    黄见良
    崔克辉
    曾建敏
    徐波
    彭少兵
    R J Buresh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1) : 123 -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