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运动和中国大陆晚中生代的活化

被引:83
作者
吴根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构造—岩浆活化; 内硅镁质造山运动; 内硅铝质造山运动; 东亚燕山期山系晚中生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燕山运动可分为 2类 :一是印支期拼合大陆外侧的新特提斯洋消减及嗣后的碰撞引起的内硅镁质的造山运动 ,形成滇藏、东南沿海、苏鲁和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带 ;二是拼合大陆内部因古缝合线或古深断裂活化发生的内硅铝质的 (陆内的 )造山运动 ,前者如川黔湘—鄂南、湘赣闽和阴山—燕山褶皱—冲断系 ,后者如川南—滇东和中扬子褶皱—冲断系及江南冲断—推覆带。文章剖析了中国大陆晚中生代活化的时空特征 ,指出陆内造山带及冲断带的发育受制于东亚燕山期山系的形成 ,简述了研究构造—岩浆活化对内生矿产和油气资源评价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53 / 4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苏皖地块——特提斯演化阶段独立的构造单元
    吴根耀
    陈焕疆
    马力
    徐克定
    [J]. 古地理学报, 2002, (02) : 77 - 87
  • [2] 中国东部燕山期高原的发育及对矿产和油气资源评价的启示
    吴根耀
    陈焕疆
    马力
    徐克定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1) : 3 - 12
  • [3] 古深断裂活化与燕山期陆内造山运动——以川南—滇东和中扬子褶皱-冲断系为例
    吴根耀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1, (03) : 246 - 253
  • [4] 燕山中晚期的中国东部高原:埃达克岩的启示
    张旗
    钱青
    王二七
    王焰
    赵太平
    郝杰
    郭光军
    [J]. 地质科学, 2001, (02) : 248 - 255
  • [5] 滇桂交界区印支期增生弧型造山带:兼论与造山作用耦合的盆地演化
    吴根耀
    马力
    钟大赉
    吴浩若
    季建清
    邝国敦
    徐克定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1, (01) : 8 - 18
  • [6] 中亚及中国西部侏罗纪沉积盆地的构造特征
    罗金海
    车自成
    李继亮
    [J]. 地质科学, 2000, (04) : 404 - 413
  • [7] 青藏高原西部燕山晚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姜耀辉
    杨万志
    [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0, (03) : 226 - 231
  • [8] 藏东南地区早白垩世的安第斯型弧火
    吴根耀
    王晓鹏
    钟大赉
    [J]. 岩石学报, 1999, (03) : 422 - 429
  • [9] 郯城-涟水综合地球物理剖面
    杨文采
    胡振远
    程振炎
    倪诚昌
    白金
    方慧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2) : 206 - 217
  • [10] 燕山—阴山地区晚侏罗世强烈推覆—隆升事件及沉积响应
    和政军
    李锦轶
    牛宝贵
    任纪舜
    [J]. 地质论评, 1998, (04) : 407 -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