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农村碳排放结构与碳达峰分析

被引:49
作者
曾贤刚
余畅
孙雅琪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碳排放强度结构; 碳达峰;
D O I
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221207.006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83305 ; 1204 ;
摘要
分别计算了种植业、畜牧业以及农村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并对其差异性和收敛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均在2015年实现较为稳定的达峰,峰值分别为68821.02万t、39909.4万t二氧化碳,而农业农村整体的碳排放量在2017年实现了碳达峰,达峰排放总量为150039万t二氧化碳;在排放结构方面,种植业碳排放量所占的比例较大,基本维持着约50%的比重,而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占比急速上升,在2019年占比在30%左右,农村居民生活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就农业农村碳排放强度整体而言,泰尔指数变动表明差异总体增加,σ收敛和β收敛表明碳排放强度向总体平均水平收敛.农业承担粮食安全的重任,在碳达峰之后,在完成碳中和目标的同时,还应保证粮食产量.未来应在提高耕地质量、推广高产低碳品种、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以及提高技术水平几方面作出努力,以提升农业技术效率,实现持续碳减排.
引用
收藏
页码:1906 / 191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1]   我国粮食生产的碳排放及减排路径分析 [J].
张军伟 ;
张锦华 ;
吴方卫 .
统计与决策, 2018, 34 (14) :168-172
[12]   中国省际畜牧业碳排放测度及时空演化机制 [J].
姚成胜 ;
钱双双 ;
李政通 ;
梁龙武 .
资源科学, 2017, 39 (04) :698-712
[13]   中国农业净碳汇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J].
陈罗烨 ;
薛领 ;
雪燕 .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04) :596-607
[14]   中国农业碳排放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31个省(市、区)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J].
田云 ;
张俊飚 ;
尹朝静 ;
吴贤荣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7) :91-98
[15]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Z].刘文华 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16]  
中国统计年鉴.[Z].毛盛勇;叶植材 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17]   东北典型旱作农田N2O和CH4排放通量研究 [J].
黄国宏,陈冠雄,吴杰,黄斌,于克伟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4) :383-386
[18]   几种旱地农作物在农田N2O释放中的作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J].
于克伟,陈冠雄,杨思河,吴杰,黄斌,黄国宏,徐慧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4) :387-391
[19]   华北典型冬麦区农田氧化亚氮通量 [J].
苏维瀚 ;
宋文质 ;
张桦 ;
曹美秋 ;
路洪荣 ;
周全 ;
曾江海 ;
张玉铭 .
环境化学, 1992, (02) :26-32
[20]   中国农业生产净碳效应分异研究 [J].
田云 ;
张俊飚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8) :1298-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