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南部地区活动地块划分与现今运动特征初析

被引:63
作者
向宏发
虢顺民
徐锡伟
张晚霞
董兴权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云南省地震局!昆明
关键词
活动地块; 第四纪活动断裂; 地震破裂带; 川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 [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根据近几年取得的新资料和当今有关活动地块的研究 ,提出划分川滇南部活动地块的思路、依据和具体方法 ,作者认为具有一定规模且其活动性延续至今的第四纪活动断裂是划分活动地块必需的首要边界条件。指出新生的腾冲 -景洪北北西带和大理 -楚雄北西西带在活动地块划分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断块边界断裂活动性质、运动方式和GPS资料等 ,分析讨论了各活动地块现今活动方式得出 :≥ 7级以上地震主要集中在Ⅰ级活动地块边界 ;6~ 7级地震主要集中发生在Ⅱ级活动地块边界上 ;Ⅲ级活动地块是强震发生的主要位置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6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滇西南龙陵-澜沧断裂带——大陆地壳上一条新生的破裂带 [J].
虢顺民 ;
向宏发 ;
周瑞琦 ;
徐锡伟 ;
董兴权 ;
张晚霞 .
科学通报, 1999, (19) :2118-2121
[2]  
扬子地块显生宙古地磁视极移曲线及地块运动特征.[J].吴汉宁;吕建军;朱日祥;白立新;郭斌.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8, S1
[3]  
中国主要地块显生宙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与地块运动.[J].朱日祥;杨振宇;马醒华;吴汉宁;孟自芳;方大钧;黄宝春.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8, S1
[4]   依据GPS数据建立中国大陆板内块体现时运动模型的初步研究附视频 [J].
周硕愚 ;
张跃刚 ;
丁国瑜 ;
吴云 ;
秦小军 ;
施顺英 ;
王琪 ;
游新兆 ;
乔学军 ;
帅平 ;
邓干金 .
地震学报, 1998, (04) :12-20
[5]   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监测青藏高原地壳形变 [J].
王琪,游新兆,王启梁 .
地震地质, 1996, (02) :97-103
[6]   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地壳构造活动的关系 [J].
孙洁 ;
徐常芳 ;
江钊 ;
史书林 ;
王继军 ;
何明 .
地震地质, 1989, (01) :35-45
[7]   则木河断裂全新世以来的新活动与地震 [J].
唐荣昌 ;
黄祖智 ;
伍先国 ;
蔡长星 .
中国地震, 1986, (04) :84-90
[8]   云南地壳上地幔构造的初步研究 [J].
阚荣举 ;
林中洋 .
中国地震, 1986, (04) :52-63
[9]   对我国现代板内运动状况的初步探讨 [J].
丁国瑜 ;
卢演俦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6, (18) :1412-1415
[10]   云南大理地震带的北东向构造 [J].
邢全友 ;
宿俭 ;
马瑾 .
地震, 1986, (02) :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