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准噶尔蛇绿混杂岩中的白云石大理岩和石榴角闪岩:早古生代残余洋壳深俯冲的证据

被引:55
作者
朱永峰 [1 ]
徐新 [2 ]
陈博 [1 ]
薛云兴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新疆资源环境中心
关键词
蛇绿岩; 大理岩; 俯冲带; 达拉布特; 克拉玛依; 准噶尔;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13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本文在描述达拉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岩中四个典型剖面(达拉布特、萨尔托海、白碱滩和百口泉)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变白云石大理岩和石榴角闪岩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展示西准噶尔蛇绿混杂岩的复杂性。白碱滩白云石大理岩是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变质反应的产物。变质反应导致单斜辉石转变为白云石+石英+磁铁矿,橄榄石和斜方辉石先转变为蛇纹石+磁铁矿,蛇纹石再转变为白云石+石英+磁铁矿。透辉石+CO2=白云石+石英+磁铁矿以及蛇纹石+CaCO3=白云石+石英+磁铁矿+H2O这两个变质反应基本同时发生,他们以及石英—柯石英相变关系所限定的 P-T 空间(660~670℃,26.5~27.5 kbar)代表白云石大理岩的形成温度和压力。白云石大理岩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共存,说明循环到地球深部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即:白云石大理岩的原岩)折返到地壳浅部后又与蛇绿岩中未俯冲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混杂在一起。因此,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代表古俯冲带的位置。变辉长岩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中的单斜辉石均发育出溶结构(出溶尖晶石和斜方辉石)。这些出溶结构是蛇绿岩快速上升就位时由于温度和压力突然降低辉石发生分解反应的产物。因此,西准噶尔蛇绿混杂岩中的岩石组合记录着蛇绿岩形成时期、以及之后部分岩块通过俯冲带循环到地幔深处(最大深度~70km)并折返到地壳浅部的全过程。西准噶尔蛇绿混杂岩带是一个多时期、多阶段和多成因岩石的混杂体。
引用
收藏
页码:2767 / 277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新疆达拉布特超镁铁岩成因——来自铬尖晶石的证据 [J].
陈博 ;
朱永峰 .
地学前缘, 2008, 15 (06) :312-322
[2]   西准噶尔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中的石榴角闪岩 [J].
陈博 ;
朱永峰 ;
魏少妮 ;
徐新 .
岩石学报, 2008, 24 (05) :1034-1040
[3]   西准噶尔宝贝金矿地质与容矿火山岩的锆石SHRIMP年龄 [J].
王瑞 ;
朱永峰 .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03) :590-602
[4]   准噶尔盆地西缘克拉玛依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的厘定 [J].
何国琦 ;
刘建波 ;
张越迁 ;
徐新 .
岩石学报, 2007, (07) :1573-1576
[5]   西准噶尔克拉玛依OIB型枕状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J].
朱永峰 ;
徐新 ;
魏少妮 ;
宋彪 ;
郭璇 .
岩石学报, 2007, (07) :1739-1748
[6]   西准噶尔白碱滩二辉橄榄岩中两种辉石的出溶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J].
朱永峰 ;
徐新 .
岩石学报, 2007, (05) :1075-1086
[7]   新疆塔尔巴哈台山发现早奥陶世蛇绿混杂岩 [J].
朱永峰 ;
徐新 .
岩石学报, 2006, (12) :2833-2842
[8]   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带的基本特征和锆石SHRIMP年龄信息 [J].
徐新 ;
何国琦 ;
李华芹 ;
丁天府 ;
刘兴义 ;
梅绍武 .
中国地质, 2006, (03) :470-475
[9]   新疆西准噶尔唐巴勒蓝片岩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张立飞 .
科学通报, 1997, (20) :2178-2181
[10]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两类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
郝梓国 ;
王希斌 ;
鲍佩声 ;
彭根永 ;
金远新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89, (04) :29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