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前寒武纪地壳形成时代的Sm-Nd和锆石U-Pb同位素制约

被引:92
作者
李献华
赵振华
桂训唐
于津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
关键词
华南; 地壳形成; Nd模式年龄; 锆石U-Pb年龄;
D O I
10.19700/j.0379-1726.1991.03.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南前中生代地壳岩石的Nd模式年龄分布在1.2—3.2Ga之间,并且在1.8Ga和1.4Ga出现明显的峰值。各类岩石的残留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在1.2—1.4Ga、1.8Ga和2.5Ga。Sm-Nd同位素体系和锆石U-Ph年龄的综合制约表明,华南前寒武纪地壳主要以幕式增生的方式形成,形成时代为晚太古(2.5Ga或更老)、中元古早期(~1.8Ga)和中元古晚期(1.2~1.4Ga)。
引用
收藏
页码:255 / 26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东南岩石圈板块边界变质带.[M].谢窦克;郭坤一著;.地质出版社.1989,
[2]  
中国浙闽变质基底地质.[M].水 涛等著;.科学出版社.1988,
[3]  
万洋山-诸广山花岗岩复式岩基的岩浆活动时代与地壳运动.[J].李献华.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0, 07
[4]   华南陆壳改造系列花岗岩类型划分和成岩物质来源 [J].
刘昌实 ;
朱金初 ;
沈渭洲 ;
徐士进 .
地质学报, 1990, (01) :43-52
[5]  
大陆与大洋地幔Nd-Sr-Pb同位素特征与三组份混合-四体系再循环模式.[J].朱炳泉;刘北玲;李献华.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89, 10
[6]   江西足洞和关西花岗岩体的铀-铅、铷-锶体系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黄典豪 ;
吴澄宇 ;
韩久竹 ;
张巧大 .
岩石学报, 1989, (01) :37-48
[7]   华南古生代花岗岩类Nd-Sr同位素研究及华南基底 [J].
黄萱 ;
D.J.DePaolo .
岩石学报, 1989, (01) :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