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四川盆地汛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

被引:58
作者
胡豪然
毛晓亮
梁玲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汛期; 极端降水; 时空演变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四川盆地1961-2006年145个台站汛期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汛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汛期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次分布与降水量分布差异较大,由西向东呈阶梯状递减趋势;川西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以及盆地东西部之间的反位相变化是川渝地区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最主要的两个空间异常模态;该地区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可以分为8个区;分别是四川盆地中部区、东部区、南部区、西部区、川西高原西部区、中部区、川西南山地区和重庆东部区;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除在四川盆地西部区和重庆东部区分别呈较弱的减少和增长趋势以外,在其余各区的线性趋势都较为明显,其中四川盆地东部区、川西南山地区、川西高原西部和中部区表现为增长,四川盆地中部和南部区表现为减少;从气候因子分析看,汛期西太平洋副高位置的南北变化、东亚以及南亚季风的强弱变化分别对四川盆地东部区、中部区以及西部区的极端降水事件存在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78 / 28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高原东侧川渝盆地降水与水资源特征及变化 [J].
周长艳 ;
李跃清 ;
彭俊 .
大气科学, 2006, (06) :1217-1226
[2]   四川盆地近40年来的降水特征分析 [J].
邵远坤 ;
沈桐立 ;
游泳 ;
康岚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749-752
[3]   主汛期(6~8月)副高各指数与中国160站降雨的关系 [J].
姚愚 ;
严华生 ;
程建刚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6) :651-661
[4]   副高、极涡因子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J].
黄嘉佑 ;
刘舸 ;
赵昕奕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4, (04) :517-526
[5]   华北农牧交错带夏季极端气候的趋势分析 [J].
龚道溢 ;
韩晖 .
地理学报, 2004, (02) :230-238
[6]   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 [J].
翟盘茂 ;
潘晓华 .
地理学报, 2003, (S1) :1-10
[7]   影响长江地区夏季洪涝的大气环流因子研究 [J].
黄嘉佑 ;
高守亭 .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2) :96-99
[8]   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区域特征 [J].
刘 燕 ;
王谦谦 ;
程正泉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1) :105-110
[9]   华北农牧交错带夏季降水变率及其与前期下垫面热力状况的关系 [J].
龚道溢 ;
史培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3) :211-215
[10]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异常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关系的进一步分析 [J].
吴统文 ;
钱正安 .
气象学报, 2000, (05) :570-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