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旱性鉴定的形态指标

被引:72
作者
程建峰
潘晓云
刘宜柏
戴廷波
曹卫星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3]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江西南昌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4] 江苏南京
[5] 江西南昌
关键词
水稻; 形态指标; 抗旱性鉴定; 穗颈节粗; 模糊隶属函数分析; 判别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和旱灾的日趋严重,水资源短缺正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育抗旱栽培稻品种并实现水稻旱种,不但可较大程度地节约水资源,且有利于稳产增产、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故栽培稻抗旱性研究作为稻作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显得愈来愈重要。水稻抗旱性机制较为复杂,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与抗旱性有关的形态、发育、生理与生化等的鉴定方法与指标,且有的已利用分子标记对一些指标进行了基因定位;但因大多数指标与产量的关系尚不甚清楚,致使有些指标在抗旱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受到质疑。本研究以旱作和淹水试验为处理,采用模糊隶属函数分析,以穗颈节粗为指标进行水稻抗旱性的单因子间接评定和以穗颈节粗、单本株有效穗、实粒数/穗、谷粒宽或结实率为指标进行水稻抗旱性的综合间接评定。以认同的采用产量抗旱系数(旱作下产量与淹水下产量之比)为鉴定指标的直接评定为依据,对上述两种间接评定的结果进行判别分析,从而验证试验中被采用指标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以旱作穗颈节粗为指标的水稻抗旱性单一间接评定与以产量抗旱系数为指标的水稻抗旱性直接评定的吻合度为88.2%100.0%,达极显著水平,即穗颈节粗可作为水稻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的单一间接评定指标;且吻合度随品种类型而变,其中以籼型杂交稻的评定为最高(100.0%),其次是常规籼稻(91.7%),常规粳稻稍低(88.2%)。以旱作多个抗旱性状为指标的综合间接评定与以产量抗旱系数为指标的水稻抗旱性直接评定的吻合度均达100%,即穗颈节粗、单本株有效穗、实粒数/穗、谷粒宽和结实率可作为水稻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的综合间接评定指标,且与品种类型无关。因此,旱作条件下,以穗颈节粗为指标的水稻抗旱性单一间接评定和以穗颈节粗、单本株有效穗、实粒数/穗、谷粒宽和结实率为指标的综合间接评定均是非常客观、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和易被育种者接受的评定指标和方法,可应用于生产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水稻抗旱性相关性状的QTLs定位研究进展 [J].
余守武 ;
谢建坤 ;
万勇 ;
胡标林 .
分子植物育种, 2004, (03) :391-400
[2]   作物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及进展 [J].
栗雨勤 ;
张文英 ;
王有增 ;
李运朝 ;
刘桂茹 ;
谷俊涛 ;
周进宝 .
河北农业科学, 2004, (01) :58-61
[3]   水、旱稻根系性状与抗旱性相关分析及其QTL定位 [J].
穆平 ;
李自超 ;
李春平 ;
张洪亮 ;
吴长明 ;
李晨 ;
王象坤 .
科学通报, 2003, (20) :2162-2169
[4]   通过转δ-OAT基因获得抗盐抗旱水稻 [J].
吴亮其 ;
范战民 ;
郭蕾 ;
李勇青 ;
张文静 ;
瞿礼嘉 ;
陈章良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9) :2050-2056
[5]   作物抗旱相关分子标记及其辅助选择的研究进展 [J].
高宁 ;
景蕊莲 ;
陈耀锋 ;
张传福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 (03) :274-278
[6]   作物抗旱节水相关基因的标记和克隆及转基因研究进展 [J].
张正斌 ;
徐萍 ;
张建华 ;
王峻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6) :257-264
[7]   作物抗旱性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J].
孙彩霞 ;
沈秀瑛 ;
刘志刚 .
杂粮作物, 2002, (05) :285-288
[8]   作物抗旱性鉴定指标及数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J].
孙彩霞 ;
沈秀瑛 .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01) :49-51
[9]   栽培稻抗旱性研究的现状与策略 [J].
罗利军 ;
张启发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3) :50-55
[10]   作物抗旱性的研究方法附视频 [J].
江龙 .
贵州农业科学, 1999, (05) :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