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构造和地震活动及动力学

被引:432
作者
邓起东,陈社发,赵小麟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龙门山,岷山,构造活动,地震活动,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论述了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岷山隆起、成都平原和龙泉山地区的构造和地震活动,讨论了构造活动特点和演化历史,并分析了它们的形成机制和动力学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89 / 40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岷山隆起的构造地貌学研究 [J].
赵小麟,邓起东,陈社发 .
地震地质, 1994, (04) :429-439
[2]   龙门山逆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地貌学研究 [J].
赵小麟,邓起东,陈社发 .
地震地质, 1994, (04) :422-428
[3]   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及相关构造的演化历史和变形机制(二) [J].
陈社发,邓起东,赵小麟,罗志立,刘树根 .
地震地质, 1994, (04) :413-421
[4]  
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及相关构造的演化历史和变形机制(一)[J]. 陈社发,邓起东,赵小麟,罗志立,刘树根.地震地质. 1994(04)
[5]   松潘—龙门山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J].
唐荣昌 ;
文德华 ;
黄祖智 ;
伍先国 ;
林伟凡 ;
陈国星 ;
吴刚 .
中国地震, 1991, (03) :66-73
[6]   龙门山中北段重磁场特征与深部构造的关系附视频 [J].
宋鸿彪 ;
刘树根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1) :74-82
[7]   龙门山造山带岩石圈演化的动力学模式 [J].
罗志立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1) :1-7
[8]   试论中国型(C-型)冲断带及其油气勘探问题 [J].
罗志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4, (04) :315-324
[9]   迭溪7.5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其对发震构造条件的认识 [J].
唐荣昌 ;
蒋能强 ;
刘盛利 .
地震研究, 1983, (03) :327-338
[10]  
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 地质出版社 , 许志琴等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