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北京市1973—2005年间城市建成区的动态监测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141
作者
牟凤云 [1 ]
张增祥 [1 ]
迟耀斌 [2 ]
刘斌 [1 ]
周全斌 [1 ]
王长有 [1 ]
谭文彬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 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北京市; 城市建成区; 陆地卫星数据; “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 遥感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城市地域空间扩展情况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测度指标。利用陆地卫星MSS影像、TM(或ETM+)影像、灾害监测星座数据和“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对1973—2005年北京市建成区的扩展过程、面积变化和土地利用影响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32年间,北京市建成区面积净增加超过1000km2,2005年达到1209.97km2,相当于1973年的6.58倍,年均扩展32.07km2。北京市建成区的扩展基本上呈现出以旧城区为中心向四周扩展的方式,并未在某一方向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内的扩展速度差异非常明显。北京市建成区的扩展面积中,54.34%来自于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43.57%来自于水田、旱地等耕地。人口增长对北京市建成区的扩展有显著的刺激作用;经济增长是城市变化的主要动力之一;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用地的扩展,是城市扩展的牵引力,对城市空间扩展具有指向性作用;而政策与制度因素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北京市发展和扩张的宏观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北京的城市扩展和空间依存发展——基于劳瑞模型的分析 [J].
梁进社 ;
楚波 .
城市规划, 2005, (06) :9-14+32
[2]   小卫星与国际灾害监测星座 [J].
刘路 ;
斯蒂芬·麦京 .
中国航天, 2004, (06) :19-22
[3]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城镇体系空间特征的分形分析——以绍兴市为例 [J].
赵萍 ;
冯学智 .
地理科学, 2003, (06) :721-727
[4]   凸壳原理用于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类型识别 [J].
刘纪远 ;
王新生 ;
庄大方 ;
张稳 ;
胡文岩 .
地理学报, 2003, (06) :885-892
[5]   北京市人口郊区化与居住用地空间扩展研究 [J].
刘长岐 ;
甘国辉 ;
李晓江 .
经济地理, 2003, (05) :666-670
[6]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王一谋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江南 ;
吴世新 .
地理研究, 2003, (01) :1-12
[7]   分形理论在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J].
吴兵 ;
葛昭攀 ;
不详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2002, (03) :23-26
[8]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J].
邓悦 ;
王铮 ;
熊云波 ;
王凌云 ;
吴健平 ;
宋秀坤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67-72
[9]   北京地区城市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J].
何春阳 ;
史培军 ;
陈晋 ;
徐小黎 .
地理学报, 2002, (03) :363-371
[10]   近百年来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与城乡过渡带演变 [J].
方修琦 ;
章文波 ;
张兰生 ;
罗海江 ;
李志尧 .
城市规划, 2002, (04)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