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药理学与中医药现代研究的若干进展

被引:284
|
作者
张彦琼 [1 ]
李梢 [2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2] 清华大学清华信息国家实验室生物信息学研究部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网络靶标; 中草药; 证候; 方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中医药具有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几千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中医药现代化亟需建立符合其整体特点的科学研究方法。随着医学与生命科学研究步入大数据时代,系统生物学、多向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快速发展,网络药理学作为药物研究的新模式应运而生,其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与中医药整体观、辨证论治、组方配伍的原则不谋而合。网络药理学从整体的角度探索药物与疾病间的关联性,强调从"单靶标"向"网络靶标"研究模式的转变,因此,它与中医药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富有原创性的研究方向。本文简要分析和论述了网络药理学在中医"理法方药"诊疗过程中的有关研究进展,以及中药网络药理学面对的挑战,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83 / 8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 网络方剂学:方剂现代研究的新策略[J]. 范骁辉,程翼宇,张伯礼.中国中药杂志. 2015(01)
  • [2] 整合药理学:中药现代研究新模式[J]. 许海玉,杨洪军.中国中药杂志. 2014(03)
  • [3] 中药网络药理学:理论、方法与应用(英文)
    李梢
    张博
    [J]. 中国天然药物, 2013, 11 (02) : 110 - 120
  • [4] 类风湿性关节炎热证“药-证对应”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牛旭艳
    李健
    吕诚
    李立
    郭洪涛
    刘春芳
    林娜
    吕爱平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08) : 299 - 303
  • [5] 基于体内ADME过程和网络药理学的中药现代研究思路[J]. 许海玉,黄璐琦,卢鹏,杨洪军.中国中药杂志. 2012(02)
  • [6] 论建立网络毒理学及中药网络毒理学研究思路[J]. 范骁辉,赵筱萍,金烨成,申秀萍,刘昌孝.中国中药杂志. 2011(21)
  • [7] 网络靶标:中药方剂网络药理学研究的一个切入点[J]. 李梢.中国中药杂志. 2011(15)
  • [8] 网络药理学:药物发现的新思想[J]. 刘艾林,杜冠华.药学学报. 2010(12)
  • [9] Ranking effects of candidate drugs on biological process by integrating network analysis and Gene Ontology[J]. LI LiSha, ZHANG NingBo & LI Shao MOE Key Laboratory of Bioinformatics Division, TNLIST/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0(26)
  • [10] 疾病证候分类原理与应用[J]. 吕爱平,李梢.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