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土地持续利用潜力与途径模式

被引:34
作者
刘彦随
冯德显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土地持续利用潜力; 途径模式; 三峡库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建立了量化评价模型 ,对三峡库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潜力及其差异性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指出库区土地利用总体上处于弱持续发展的阶段 ,而且地区差异悬殊、面临的障碍因素多。因此 ,未来库区土地利用优化决策的关键在于遵照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的原则 ,正确处理生态建设、移民安置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主要的途径模式包括植树造林、坡地改梯田、优化结构和产业突破等四个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峡谷暖区农业地形气候垂直分层及其农业发展战略 [J].
罗宏 ;
杨志峰 .
地理研究, 1999, (04) :407-412
[2]   一种山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J].
李植斌 .
山地学报, 1999, (01) :68-71
[3]   坡地过程及退化坡地恢复整治研究——以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为例 [J].
郑度 ;
申元村 .
地理学报, 1998, (02) :22-28
[4]   三峡库区大农业的自然环境现状与预警分析 [J].
文传甲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1997, (04) :53-58
[5]  
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M]. 学苑出版社 , 刘彦随著, 1999
[6]  
Structural patterns of land types and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use in Qinling Mountains[J] . Liu Yan-sui,Deng Xiang-zheng.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