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江水库地震及其对大坝的影响

被引:93
作者
沈崇刚
陈厚群
张楚汉
黄力生
李自强
杨真荣
王大钧
罗学海
机构
[1] 水利电力部科学研究所
[2] 清华大学
[3] 广东省科学技术局
[4]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5]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6] 北京大学
[7] 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地震; 新丰江水库; 万绿湖; 震源区; 水库区; 主震; 大坝; 坝体; 地震序列; 高阶振型; 地震震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丰江水库于1959年10月蓄水后发生地震,当即对大坝及时进行了加固,并统一组织有关部门广泛协作,对水库区地震活动的特点及成因、地面运动的特征及其对大坝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本文根据多年来的观测和研究结果,论述了库区地震地质条件,以及水库蓄水对构造应力场的影响,指出十三年来地震主要沿峡谷区水域边缘多裂隙花岗岩体中的“软弱带”分布,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具有一定的对应性。由于地震震源的应力状态是由地应力和水庳渗透压力等因素综合形成的,因此,地震序列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些区别于构造地震的特点。 本文还择要介绍了与坝体抗震有关的部分研究成果,包括对大坝两期抗震加固的设计论证、工程实践及其经受住了Ⅷ度强震考验的概况。通过模拟实测记录的不规则波振动试验,和用有限单元逐步积分法进行动力分析等途径,分析了Ⅷ度强震时部分坝段顶部出现裂缝的原因。探明了顶部动力放大倍数高、高阶振型和应力集中的影响等问题,是导致大坝顶部成为抗震薄弱部位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205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地质力学概论.[M].李四光著;.科学出版社.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