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夏秋季节大气细颗粒物元素浓度及分布特征

被引:21
作者
洪也
周德平
马雁军
刘宁微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PM1; 痕量元素; 富集因子; 来源; 沈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获得沈阳市不同功能区细颗粒物元素的浓度和分布特征,于2007年8月21~9月6日,用安德森分级撞击式采样器在沈阳市4个采样点进行大气颗粒物分级采样,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PM1中50种元素进行分析.通过富集因子和经验正交函数分析,讨论了沈阳市夏秋季节细颗粒物中元素的组成及来源.结果表明,沈阳市夏秋季节PM1浓度明显比冬季低,且低于广州、北京等国内城市的浓度,但比青藏高原冰川区的浓度高1个量级以上,也高于意大利热那亚和佛罗伦萨等城市.沈阳市不同功能区PM1的污染程度为铁西工业区>气象局商业居民区>科研所交通餐饮区>棋盘山风景区;富集因子和经验正交函数分析表明,除自然源外,各功能区污染来源有所不同,交通运输、道路扬尘、餐饮业和工业的排放均对PM1有重要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972 / 9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沈阳城区春节期间大气细颗粒元素浓度及其来源 [J].
洪也 ;
周德平 ;
马雁军 ;
李潮流 ;
刘宁微 ;
董玉敏 .
中国粉体技术, 2010, 16 (01) :23-27
[2]  
鼎湖山PM2.5中化学元素的组成及浓度特征和来源[J]. 杨勇杰,王跃思,温天雪,赵亚南,李炯.环境科学. 2009(04)
[3]   采暖期开始前后北京大气颗粒物中化学元素特征及来源 [J].
杨勇杰 ;
王跃思 ;
温天雪 ;
李亮 .
环境科学, 2008, (11) :3275-3279
[4]   沈阳冬夏季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尺度谱分布特征 [J].
严文莲 ;
周德平 ;
王扬峰 ;
杨军 ;
李子华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4) :435-443
[5]   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峰冰川区夏季风期间大气气溶胶元素特征 [J].
李潮流 ;
康世昌 ;
丛志远 .
科学通报, 2007, (17) :2057-2063
[6]   沈阳市环境空气颗粒物分布特征及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J].
闫向阳 ;
杜刚 .
环境保护科学, 2007, (03) :20-22
[7]   辽宁省三城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 [J].
徐光 .
中国环境监测, 2007, (03) :57-61
[8]   沈阳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水溶性组分的因子分析 [J].
骆虹 ;
罗立斌 .
中国环境监测, 2007, (02) :102-106
[9]   2004年北京秋季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分和来源特征 [J].
浦一芬 ;
吴瑞霞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6) :739-744
[10]   1987—2002年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 [J].
马雁军 ;
崔劲松 ;
刘晓梅 ;
张菁 .
高原气象, 2005, (03) :428-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