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以鄂尔多斯市为例

被引:20
作者
蒙吉军
周婷
刘洋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区域生态风险; 概念模型; 评价; 鄂尔多斯;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11.130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建立了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模型,包括区域生态风险管理目标确定、风险源分析、风险度量方法、风险计算及风险管理几个步骤,构建了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选择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鄂尔多斯市作为案例区,针对其主要的风险源干旱、洪涝、病虫鼠害、污染、大风、沙尘暴、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基于遥感资料、历史记录、调查数据和统计数据,使用RS,GIS和SPSS技术,对研究区2000年及2008年的区域生态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生态风险空间差异较为明显,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库不齐沙漠、毛乌素沙地和准格尔旗等地,与区域生态环境本底和大规模采矿等经济活动直接相关。2000年偏高及高风险度分布区主要是准格尔旗、达拉特旗、杭锦旗的库布齐沙漠地区、乌审旗的中部和北部以及西南角;2008年大部分区域的风险度较小,高风险度仅在达拉特旗西北部处于黄河和库布齐沙漠的区域以及中部、西南角有零星分布。2008年整体的风险度较2000年有大幅降低,与2000年后采取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措施直接相关。其中,广泛分布的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的风险度明显降低、农田和林地生态风险也在减小,但水域和城镇遭受的生态风险却在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935 / 9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区域生态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J].
周平 ;
蒙吉军 .
生态学报, 2009, 29 (04) :2097-2106
[2]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J].
周婷 ;
蒙吉军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4) :762-767
[3]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J]. 蒙吉军,赵春红.应用生态学报. 2009(04)
[4]   基于景观结构的城乡交错带生态风险分析 [J].
荆玉平 ;
张树文 ;
李颖 .
生态学杂志, 2008, (02) :229-234
[5]   跨越边界、一体化治理风险——国际风险管理理事会(IRGC)2005年北京年会综述 [J].
科技发展与现代风险研究课题组 .
中国科技论坛, 2005, (06) :131-135
[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青藏公路铁路沿线生态系统风险研究 [J].
陈辉 ;
李双成 ;
郑度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586-593
[7]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述评 [J].
毛小苓 ;
倪晋仁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646-654
[8]   基于GIS的辽河三角洲潜在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 [J].
崔红艳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07-111
[9]   露天煤矿区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J].
程建龙 ;
陆兆华 ;
范英宏 .
生态学报, 2004, (12) :2945-2950
[10]   洞庭湖流域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J].
卢宏玮 ;
曾光明 ;
谢更新 ;
张硕辅 ;
黄国和 ;
金相灿 ;
刘鸿亮 .
生态学报, 2003, (12) :2520-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