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秦岭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多期变质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10
作者
刘良
廖小莹
张成立
陈丹玲
宫相宽
康磊
机构
[1]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北秦岭;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多期变质时代; 大陆深俯冲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4 [区域变质作用及岩石];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在岩相学观察和锆石CL图像研究的基础上,利用LA-ICP-MS原位微区定年分析方法,本文确定北秦岭清油河退变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时代为490±6Ma,退变质时代为453±9Ma,原岩形成时代为655±9Ma;松树沟超高压长英质片麻岩的峰期变质时代为497±8Ma,两期退变质时代分别为448±4Ma和421±2Ma,原岩形成时代上限832±25Ma;寨根石榴石辉石岩的峰期变质时代为498±2Ma,中压麻粒岩相退变质时代为450±3Ma,角闪岩相退变质时代为426±1Ma,原岩形成时代为573±40Ma;西峡北榴闪岩的角闪岩相变质时代为423±3Ma,原岩形成时代为843±7Ma。新确定的这些岩石的峰期变质时代与前人已报导的区内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峰期变质时代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结合区内高压-超高压岩石不仅分布在秦岭岩群北缘的官坡-双槐树一带,而且断续出露在秦岭岩群中部或偏南侧的清油河北-松树沟-寨根北甚至西峡北东西一线,进一步表明它们应是同一期构造地质事件的产物。北秦岭已发现的全部正变质的高压-超高压岩石均呈透镜体状分布在围岩片麻岩中,松树沟超高压长英质片麻岩的原岩为典型的陆壳沉积物,因此,这些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形成可能都是陆壳俯冲-深俯冲作用的产物。结合岩相学观察、锆石CL图像和锆石U-Pb定年表明,这些高压-超高压岩石在~500Ma经历了峰期变质作用后,又分别在~450Ma和~420Ma遭受了中压麻粒岩相和或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的叠加,充分说明这些高压-超高压岩石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由陆壳俯冲-深俯冲、之后连续两次抬升的构造演化过程。另外,本次研究新获得的这些岩石的原岩形成时代介于843±7Ma~573±40Ma之间,结合官坡榴辉岩的原岩形成时代为791~814Ma以及松树沟榴闪岩原岩时代为787±16Ma的研究,共同表明北秦岭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原岩形成时代均为新元古代,因此,限定俯冲-深俯冲的陆壳物质应来自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的大陆地壳或地质体。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本文初步认为,北秦岭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的形成是商丹洋向北俯冲拖曳南秦岭新元古代陆壳物质在~500Ma发生陆壳俯冲-深俯冲作用的产物,之后在~450Ma与~420Ma经历了两期抬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634 / 1656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88 条
[1]   北秦岭四方台基性-超基性杂岩锆石LA-ICP-MS年代学研究 [J].
刘军锋 ;
孙勇 ;
李洪英 ;
杨磊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2, 31 (04) :524-530
[2]   北秦岭东段二郎坪群火山岩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赵姣 ;
陈丹玲 ;
谭清海 ;
陈淼 ;
朱小辉 ;
郭彩莲 ;
刘良 .
地学前缘, 2012, 19 (04) :118-125
[3]  
北秦岭早古生代两期变质作用:来自松树沟基性岩岩石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的记录[J]. 李晔,周汉文,钟增球,向华,曾雯,祁冬梅,张利.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S1)
[4]   西峡北部秦岭群变质沉积岩锆石SHRIMP定年:物源区复杂演化历史和沉积、变质时代确定 [J].
万渝生 ;
刘敦一 ;
董春艳 ;
殷小艳 .
岩石学报, 2011, 27 (04) :1172-1178
[5]   北秦岭造山带的早古生代多期变质作用 [J].
张建新 ;
于胜尧 ;
孟繁聪 .
岩石学报, 2011, 27 (04) :1179-1190
[6]   北秦岭榴辉岩及相关岩石年代学的进一步确定及其对板片俯冲属性的约束 [J].
陈丹玲 ;
刘良 .
地学前缘, 2011, 18 (02) :158-169
[7]  
Progress and Controversy in the Study of HP-UHP Metamorphic Terranes in the West and Middle Central China Orogen[J]. 刘良,杨家喜,陈丹玲,王超,张成立,杨文强,曹玉亭.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0(05)
[8]   丹凤地区秦岭岩群片麻岩锆石U-Pb年龄:北秦岭地体中-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和早古生代变质作用的记录 [J].
杨力 ;
陈福坤 ;
杨一增 ;
李双庆 ;
祝禧艳 .
岩石学报, 2010, 26 (05) :1589-1603
[9]   秦岭造山带东段秦岭岩群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J].
时毓 ;
于津海 ;
徐夕生 ;
邱检生 ;
陈立辉 .
岩石学报, 2009, 25 (10) :2651-2670
[10]  
North Qinling Paleozoic granite associations and their variation in space and time: Implications for orogenic processes in the orogens of central China[J]. WANG Tao1, WANG XiaoXia2, TIAN Wei3, ZHANG ChengLi4, LI WuPing5 & LI Shan1 1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 Beijing 100037, China;2 Institute of Mineral and Resource,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 Beijing 100037, China;3 Department of Geolog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4 Key Laborator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