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热场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覆被关系研究

被引:82
作者
苏伟忠 [1 ]
杨英宝 [2 ]
杨桂山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热场分布; 土地利用/覆被; 土地覆被指数; LandsatETM+数据;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5.06.008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文章采用Landsat ETM+热红外波段反演LST,分析南京市热场分布规律,构建了土地覆被指数LC I定量表示热场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覆被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京市存在三个连续分布且范围较广的热岛中心,主要分布在工业区;建成区平均温度比郊区高0.972℃;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总体上决定了城市热场的空间分布,下垫面介质的热特征和生物学特征差异是地表温度不同的根本原因,工业热源是南京市热岛形成的重要因素;LC I可以和城市气候模型、水文模型结合起来运用,为城市热岛提供一种新分析方法。对某一特定区域而言,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单位面积内LC I值逐渐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6697 / 67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不同地区城市化对室内外气温影响的比较研究 [J].
张一平 ;
何云玲 ;
马友鑫 ;
张德山 ;
李佑荣 ;
刘玉洪 .
地理科学, 2003, (01) :42-48
[2]   昆明城市气候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J].
何云玲 ;
张一平 ;
刘玉洪 ;
马友鑫 ;
李佑荣 ;
窦军霞 ;
郭萍 .
地理科学, 2002, (06) :724-729
[3]   夏季城市热场的卫星遥感分析 [J].
陈云浩 ;
王洁 ;
李晓兵 .
国土资源遥感, 2002, (04) :55-59
[4]   上海城市热环境的空间格局分析 [J].
陈云浩 ;
李晓兵 ;
史培军 ;
何春阳 .
地理科学, 2002, (03) :317-323
[5]   应用遥感技术研究厦门市热岛效应与植被覆盖的关系 [J].
肖 胜 ;
廖福霖 ;
倪志荣 ;
叶功富 ;
郭剑锋 ;
陈 杰 ;
王炳贵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3) :141-143
[6]   上海地区盛夏高温分布和热岛效应的初步研究 [J].
丁金才 ;
张志凯 ;
奚 红 ;
周红妹 .
大气科学, 2002, (03) :412-420+434
[7]   昆明城市发展对室内外平均气温影响的研究 [J].
张一平 ;
李佑荣 ;
彭贵芬 ;
刘玉洪 ;
马友鑫 ;
王进欣 .
地理科学, 2001, (03) :272-277
[8]   基于遥感和GIS的城市热场分布规律研究 [J].
周红妹 ;
周成虎 ;
葛伟强 ;
丁金才 .
地理学报, 2001, (02) :189-197
[9]   城市区域屋顶上与地上的风速和温度特征分析 [J].
张一平 ;
彭贵芬 ;
张庆平 .
地理科学, 1998, (01) :50-57
[10]  
陈云浩等著.城市空间热环境遥感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