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区域科技创新圈”的构建——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模型的初探

被引:69
作者
毕亮亮
施祖麟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创新体系; 城市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能力; 区域科技创新圈;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8.06.019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长三角整体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依靠其内部各市科技创新能力及竞争力的提高。文章以长三角1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选用因子分析和分层聚类分析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其次,通过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对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16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与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前景进行判断。最后,在"涓滴效应"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以上海为核心城市,以杭州、宁波、苏州(和无锡)、南京四城市为中心城市的"区域科技创新圈",为长三角地区区域科技创新一体化的实现、政府推动区域创新能力走向并制定区域经济和技术发展政策提供实践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46 / 951+954 +9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长三角大都市圈创新要素整合 [J].
朱苑秋 ;
谢富纪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01) :97-100
[2]   山东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及“四大创新圈模式”构建 [J].
张立柱 ;
郭中华 ;
李玉珍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06) :75-79
[3]   浙江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评估与研究 [J].
骆光林 ;
陈天佳 ;
吕品 ;
郭晶 .
科研管理, 2005, (02) :35-45
[4]   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J].
谭清美 .
统计与决策, 2005, (01) :14-15
[5]   长江三角洲“超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研究 [J].
张方华 ;
朱朝晖 .
中国科技论坛, 2004, (04) :44-48
[6]   长三角主要城市产业发展的区域定位和协调互动 [J].
靖学青 .
上海经济研究, 2004, (03) :51-56
[7]   联手共建区域创新体系 合力打造黄金长三角——对沪苏浙联手共建长三角创新体系的思考 [J].
王立军 .
科技与经济, 2003, (03) :18-21
[8]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 2006
[9]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纪晓岚, 2006
[10]  
2005年:中国长三角区域发展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万斌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