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5 条
中国煤化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44
|作者:
金玲
[1
]
郝成亮
[2
]
吴立新
[2
]
徐鑫
[3
]
刘文革
[3
]
陈潇君
[1
]
严刚
[1
]
张泽宸
[1
]
张鸿宇
[1
]
机构:
[1]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2] 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 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煤炭信息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煤化工;
煤炭消费;
碳排放;
情景分析;
达峰路径;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1.11.08
中图分类号:
F426.7 [];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083305 ;
摘要:
煤化工行业是我国煤炭消费和CO2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要求下,煤化工行业高碳排放的发展模式将不可持续且面临巨大挑战,开展煤化工行业CO2排放达峰路径研究、实现高碳能源的绿色低碳化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煤化工各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节能低碳技术应用、原料和燃料结构调整等因素,采用下游部门需求法和项目法分别预测传统煤化工与现代煤化工各子行业未来发展规模,采用碳排放系数法预测不同情景下2021—2035年行业碳排放量变化趋势,判断行业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措施、达峰时间和峰值.结果表明:(1)2019年我国煤化工行业碳排放量为5.4×10~8 t,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8%.其中,传统煤化工碳排放量为3.6×10~8 t,现代煤化工碳排放量为1.8×10~8 t.(2)基准情景下,煤化工行业无法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强化控制情景下,通过采取一系列控碳措施,可推动煤化工行业在2025年左右提前达到碳排放峰值.(3)控制现代煤化工规模、优化行业用能结构、优化甲醇原料结构等措施是煤化工行业碳减排的三项主要措施,到2030年可分别减少碳排放0.50×10~8、0.16×10~8和0.08×10~8 t.研究显示,促进煤化工行业碳达峰应尽快实施控制现代煤化工发展规模、从源头减少传统煤化工产品需求、优化甲醇行业原料结构、优化煤化工用能结构、提高行业能效水平和促进产品固碳化等政策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68 / 376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