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狮子山铜-金矿床流体多次沸腾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被引:37
作者
肖新建
顾连兴
倪培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铜-金矿床; 块状硫化物; 流体; 沸腾; 安徽铜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安徽铜陵狮子山铜-金矿床有两种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矿化类型:隐爆角砾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中的成矿流体至少发生过四次沸腾.第一次发生于隐爆角砾岩阶段,熔体-流体包裹体温度高于600℃,盐度超过42%(质量百分比,下同)NaClequiv,代表了一种富水残浆;第二次发生于矽卡岩化过程中,流体温度为422℃~472℃,平均458℃,盐度为10.2%~45.1%NaClequiv;第三次发生于主成矿阶段,即石英-硫化物阶段,其流体温度337℃~439℃平均390℃,盐度3%~30%NaClequiv;第四次发生于成矿晚阶段,流体温度低于350℃,平均265℃,盐度2.1%~40.4%NaClequiv氢、氧同位素测定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高盐度、高温和高成矿金属的岩浆成矿流体——以格拉斯伯格Cu-Au矿为例 [J].
卢焕章 .
岩石学报, 2000, (04) :465-472
[2]   岩浆成因夕卡岩的实验证据 [J].
赵斌 ;
赵劲松 ;
张重泽 ;
朱成明 ;
蔡恩照 .
科学通报, 1993, (21) :1986-1989
[3]   铜陵狮子山矿田多位一体(多层楼)模式 [J].
黄许陈 ;
储国正 .
矿床地质, 1993, (03) :221-230+252
[4]   论长江中、下游中石炭世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 [J].
顾连兴 ;
徐克勤 .
地质学报, 1986, (02) :176-188+218
[5]  
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M].唐永成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6]  
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M].常印佛等著;.地质出版社.1991,
[7]  
中国主要矽卡岩及矽卡岩型矿床.[M].赵斌著;.科学出版社.1989,
[8]  
中国斑岩铜(钼)矿床.[M].芮宗瑶;黄崇轲;齐国明等 著.地质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