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关系的实证

被引:82
|
作者
李季刚 [1 ]
马俊 [1 ]
机构
[1]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普惠金融; 动态SYS-GMM方法; 门槛效应;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21.10.030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4 ; 020205 ; 1201 ; 1203 ;
摘要
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在全世界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测算各省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数的基础上,采用北京大学测度的2011—2018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分别使用系统GMM方法和门槛模型对乡村振兴与数字普惠金融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确实可以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其中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于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乡村振兴与数字普惠金融之间的关系具有单一门槛特征,即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于特定门槛值时,其对乡村振兴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而当其发展水平高于该门槛值时,该促进作用可以获得大幅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