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垂尾抖振实验研究

被引:4
作者
李劲杰
杨青
李建英
杨永年
牟让科
张积亭
齐丕骞
机构
[1] 西北工业大学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2]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3]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陕西西安
[4] 陕西西安
关键词
边条涡; 抖振起始迎角; 翼根弯矩; 翼尖加速度; 功率谱密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V216 [航空器地面试验];
学科分类号
08 ; 0825 ;
摘要
边条翼双垂尾布局是新一代战斗机的主要布局形式,这种气动布局可能引起双垂尾抖振,是飞机设计中的一个技术关键。边条翼布局双垂尾的抖振特性实验研究在西北工业大学低速风洞进行,测试迎角范围:0°~50°。实验还将垂尾位置前移了30mm(15.8%垂尾平均气动弦长)进行测量,并将垂尾前后2种位置的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对2种模型都测量了垂尾的根部弯矩响应和翼尖加速度响应的时间历程,经数据处理得出弯矩和加速度脉动响应的均方根值及功率谱密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1抖振主要发生在一弯模态;2当迎角达到20°后,翼根弯矩响应和翼尖加速度响应都急剧增加,抖振起始迎角约为20°;3抖振响应在迎角27~40°之间最大;4垂尾前后位置对抖振起始迎角影响不大,但对抖振响应强度有明显影响;5边条涡破裂是诱发边条翼布局双垂尾抖振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44 / 447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