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对中国非正规就业的地区效应及动态影响——基于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22
|
作者
周申
何冰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非正规就业; 地区效应; 动态影响; 异质性;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7.11.002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产品层面关税数据构建地区贸易保护程度指标,衡量我国不同省份的贸易开放程度,进而将地区层面指标与CHNS个体数据匹配,利用独立混合横截面数据和logit回归,实证检验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地区效应和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提升了我国劳动者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且贸易自由化程度越深入的地区,个体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越大。中国加入WTO后,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就业最显著的提升效应发生在2006—2009年间。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户口、不同性别和不同技能个体的非正规就业效应具有异质性,农村、中低技能个体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更高,对女性的影响则滞后于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