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祁连山区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特征及突变分析
被引:115
作者:

贾文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何元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宗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庞洪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宁宝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3] 兰州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年际变化趋势;
气候突变;
祁连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8个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一元回归分析法和5年趋势滑动,进行了气候变化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气温持续升高,90年代以后明显变暖,其中秋、冬季升温幅度较大;60年代降水量最少,之后逐渐增多,80年代达到最多,90年代又减少,2000年以来又明显增多;气温变化在空间上表现为南北差异,以黑河干流为界,中东部升温幅度从南到北呈增大趋势,而中西部从南到北呈减小趋势;降水变化的空间差异也明显,东部表现为东西差异,降水量增加幅度从东到西呈减小趋势,而中、西部表现为南北差异,降水量增加幅度从南到北呈减小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滑动T检验法、Cramer法、Mann-Kendall法进行气候突变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区气温突变比降水突变明显,不同方法检验的结果比较一致;春、夏季气温在1997年发生突变,而秋、冬季在1985年左右发生突变。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中国北方近百年干湿变化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
[J].
马柱国
;
邵丽娟
.
大气科学,
2006, (03)
:464-474

马柱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邵丽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民航西北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2]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J].
丁一汇
;
任国玉
;
石广玉
;
宫鹏
;
郑循华
;
翟盘茂
;
张德二
;
赵宗慈
;
王绍武
;
王会军
;
罗勇
;
陈德亮
;
高学杰
;
戴晓苏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1)
:3-8+50

丁一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石广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宫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绍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学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戴晓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3]
近54年中国地面气温变化
[J].
任国玉
;
徐铭志
;
初子莹
;
郭军
;
李庆祥
;
刘小宁
;
王颖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4)
:717-727

任国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徐铭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初子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郭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气象局气候服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李庆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候资料室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刘小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候资料室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王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候资料室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4]
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
[J].
任国玉
;
郭军
;
徐铭志
;
初子莹
;
张莉
;
邹旭凯
;
李庆祥
;
刘小宁
.
气象学报,
2005, (06)
:942-956

任国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郭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气象局气候服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徐铭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气象局苏州市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初子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张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邹旭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李庆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候资料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刘小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候资料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5]
祁连山区1997—2004年积雪面积和雪线高度变化分析
[J].
张杰
;
韩涛
;
王建
.
冰川冻土,
2005, (05)
:649-65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6]
气候变化对中国内陆干旱区山区融雪径流的影响
[J].
王建
;
李硕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7)
:664-670

王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兰州,南京

李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兰州,南京
[7]
我国过去50a来降水变化趋势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Ⅰ):年系列
[J].
叶柏生
;
李翀
;
杨大庆
;
丁永建
;
沈永平
.
冰川冻土,
2004, (05)
:587-594

叶柏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李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杨大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丁永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沈永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8]
近50年来黑河山区汇流区温度及降水变化趋势
[J].
蓝永超
;
丁永建
;
康尔泗
.
高原气象,
2004, (05)
:723-727

蓝永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丁永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康尔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9]
中国近8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J].
陈隆勋
;
周秀骥
;
李维亮
;
罗云峰
;
朱文琴
.
气象学报,
2004, (05)
:634-646

陈隆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周秀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李维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罗云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朱文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0]
黑河流量对祁连山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响应
[J].
李栋梁
;
刘洪兰
.
中国沙漠,
2004, (04)
:7-13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张掖市气象局甘肃兰州 ,甘肃张掖

刘洪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张掖市气象局甘肃兰州 ,甘肃张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