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盆地与伸展山岭耦合机制

被引:138
作者
刘和甫
梁慧社
李晓清
殷进垠
朱德丰
刘立群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家庄经济学院!石家庄,胜利石油管理局!东营,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
关键词
裂陷盆地; 伸展山岭; 底侵作用; 对流作用; 拆层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伸展构造系包括由松辽盆地、华北盆地和江汉盆地等构成的裂陷盆地 ,以及由大兴安岭、太行山及雪峰山等构成的伸展山岭。从大陆裂解和伸展构造动力学来看 ,主要存在底侵作用、对流作用和拆层作用 3种机制。因此裂陷盆地与伸展山岭耦合关系主要是深部壳幔作用在浅层的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477 / 4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桐柏-大别山区高压变质相的构造配置 [J].
游振东 ;
钟增球 ;
张泽明 .
地学前缘, 1999, (04) :237-244
[2]   大兴安岭中生代伸展造山过程中的岩浆作用 [J].
邵济安 ;
张履桥 ;
牟保磊 .
地学前缘, 1999, (04) :339-346
[3]   华北北部在古亚洲域与古太平洋域构造叠加过程中的地质作用 [J].
邵济安 ;
牟保磊 ;
何国琦 ;
张履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5) :390-394
[4]   大陆裂陷作用及盆地发育系统 [J].
任建业 ;
解习农 .
地质科技情报, 1996, (04) :29-35
[5]   中国沉积盆地演化与旋回动力学环境 [J].
刘和甫 .
地球科学, 1996, (04) :5+7-8+10-16
[6]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J].
王清晨 ;
从柏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71-276
[7]   中国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域的地球动力学模型 [J].
吴福元,叶茂,张世红 .
地球科学, 1995, (05) :535-539
[8]   全球构造研究的简要回顾 [J].
王鸿祯 .
地学前缘, 1995, (01) :37-42+66
[9]   变质核杂岩研究进展、基本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宋鸿林 .
地学前缘, 1995, (01) :103-111
[10]   川西龙门山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 [J].
刘和甫 ;
梁慧社 ;
蔡立国 ;
沈飞 .
地质学报, 1994, (02) :1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