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层状岩体及钒钛磁铁矿床成因模式

被引:17
作者
卢记仁
张光弟
张承信
顾光先
刘玉书
黄与能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地质队,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地质队,
关键词
被动大陆边缘; 过渡型碱性玄武岩浆; 分异地幔; 岩浆演化; 分离结晶作用; 双扩散作用; 岩浆脉动贯入; 岩浆早期矿床;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88.02.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元古代晋宁期本区发生了一次裂谷-大洋过程,形成扬子板块西部的被动大陆边缘。古生代扬子板块由南向北漂移,寒武纪末—奥陶纪初本区到达南纬9°左右。这时古边界断层重新活动,分异地幔发生2—5%部分熔融所产生并聚集在莫霍面附近的碱性橄榄玄武岩浆沿断裂带上升,形成上部岩浆房。随后岩浆在不同压力下结晶,分别形成基性岩体和基性-超基性岩体;同时由于氧逸度高,铁钛氧化物早期晶出并堆积在岩浆房底部形成早期岩浆矿床。岩浆多次脉动贯入曾使正常的结晶作用多次中断和反复,形成两个以上的Ⅱ级韵律层和相应的钒钛磁铁矿层。由于双扩散作用,结晶锋面以上的岩浆发生对流和分层又使正常的结晶层序复杂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Liquidus phase relations on the join diopside-forsterite-anorthite from 1 atm to 20 kbar: Their bearing on the gener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of basaltic magma[J] . D. C. Presnall,Selena A. Dixon,James R. Dixon,T. H. O’Donnell,N. L. Brenner,R. L. Schrock,D. W. Dycus.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78 (2)